二位将领的打法比较稳健,显示小规模的试探性攻击,了解到对方的实力之后,在大规模接战,同时尽量避免双方的直接贴身肉搏,而是利用己方的骑射优势不断地蚕食对方。
这两人的战术不错,也是忠实地执行了董守业的作战计划,局面也是一点一点儿地被打开,只要再有一段时间,相信优势会不断地扩大,最终可以做到击溃对手。
左翼的局面渐渐打开,中军局面胶着,而李蒙和杨定负责的右翼骑兵却是一直没有打开局面。
原来孙坚右翼的一万长矛手有点名堂,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李蒙和杨定派遣人马做试探性攻击,骑兵远距离骑射,远程打击对手,哪知道对手全部是一人高的大木盾,骑射很难达到有效的杀伤,若是靠近敌方阵营,使马匹急速冲锋到对方阵中,对方的长矛手却是长矛如林,跟个刺猬似的难以下嘴。
李蒙和杨定的多次试探性攻击都没有什么效果,而且对方就像是缩在乌龟壳里的乌龟一样,任凭你怎么折腾,对方就是不出来,就是不会主动进攻。
看来对方就是想拖着右翼,不让右翼的骑兵打开局面,让双方的右翼互相胶着,将时间使劲儿的往后拖,一直拖到己方的中军主力取得中央突破,然后再合力绞杀两翼。
在孙坚看来虽然己方的骑兵不如对方,但是只要中军取得突破,威胁到敌方主帅的生命安全,最起码可以造成地方两翼的混乱,从而给大军创造全歼敌军的机会。中央突破虽然不一定能成功绞杀两翼,但是最起码可以击溃对方的步兵主力,甚至是击杀对方的主帅。要是对方主帅被杀,或者是造成两翼骑兵的混乱,那己方未必就没有可能全歼敌军,毕竟自己还有五千骑兵呢,又不是一匹马都没有,只要己方取得突破性进展,地方兵败如山倒,势必是全线混乱,到时候自己麾下的五千骑兵击破对方一万多溃散的骑兵是毫无压力。如果是运气好的话,自己还可以成功收编对方的骑兵,组建一支真正能让自己满意的骑兵。
董守业原本的阵型呈凸形弯月,中军步卒是凸出的部分。但是随着骑兵的出击,以及战事的焦灼,董守业的阵型反倒是变成了凹形弯月,两翼的骑兵成了两边的月牙儿。
董守业在高处看到己方右翼骑兵一直没有打开局面,看看旁边的二人都在埋头思索,自己也跟着右翼骑兵所处的方位,而仔细观察,看看对方的阵型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突然,董守业好像想到了什么,顿时哈哈一笑。
旁边的贾诩和徐荣二人不明所以,四只眼睛齐刷刷地看着董守业,盼着他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此时的董守业收回笑声,对贾诩、与徐荣问道:“二位都是久在西凉,可曾听说过有个地方叫做骊靬?”
贾诩答道:“当然知道,贾某是西凉武威郡姑臧人氏,骊靬也是武威郡下辖的一个县,离贾某的老家姑臧也就是三百多里的路程。公子怎么突然提到这个骊靬?”
董守业没有回答贾诩的话,反而问道:“骊靬县是否有一群人高鼻深目,黄头发蓝眼睛?”
贾诩答道:“的确是有这样的一群人,公子难道这与孙坚的长矛兵有什么关联吗?”
董守业笑了笑,正准备出言解释。此时一直没有说话的徐荣却是突然说道:“公子,你的意思是不是孙文台采用的是骊靬人的战法?”
董守业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就是这个意思,旁边的贾诩可没看到过骊靬人是如何作战的,于是像个好奇宝宝似的,两眼巴巴地看着徐荣,想要详细了解一下。
徐荣看到贾诩的样子,于是出声解释道:“当年徐荣追随丞相在西凉平叛时,曾经也与这些骊靬人作战过,这些骊靬人没有马匹,手持长矛,却能克制骑兵。后来也曾抓了一些俘虏审问,然后得知这些长矛兵之所以克制骑兵主要有三点,一是这种长矛阵阵型非常严密,可以精确到个人,第二便是他们手中的长矛比一般长矛要长,有点类似于咱们春秋时期车战所用的长矛,第三就是这些骊靬人高度的纪律性,服从指挥,严格执行上峰的命令。”
贾诩又问道:“那现在孙坚摆出如此队形面对我军的骑兵,徐将军可曾有什么可行的方法可以破解对方的阵型吗?”
徐荣想了想,叹了一口气说道:“暂时还没有,且容我好好地想一想!”
其实这些所谓的骊靬人便是古罗马人,在一代天才斯巴达克斯大起义被血腥镇压之后,古罗马三雄克拉苏、庞贝和安东尼三人之间龙争虎斗,争夺古罗马的最高权力,老谋深算的克拉苏想要渔翁得利,于是便率领麾下军队远征东方,征讨所谓的蛮族来获得巨大的声望,并等待庞贝和安东尼两败俱伤的机会。
结果是克拉苏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卿卿性命。在与东方游牧民族的战争中兵败身亡,其麾下的部众于是继续向东方流亡,几度辗转之后一度成为匈奴的雇佣军,后来匈奴被汉朝击败,这些古罗马人便向汉朝乞求庇护。
当时的大汉朝廷非常开明,在西域都护陈汤和甘延寿的斡旋下,对这支文化迥异的部队给予了非常宽大的处理。
当时的大汉朝廷允许这支外族军队自行筑城驻扎,为大汉守卫边防。这些古罗马人在河西走廊的西端建立了自己的城市就叫做骊靬。这骊靬人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雇佣兵
董守业见徐荣和贾诩都没有什么好办法,于是便说道:“孙坚虽然了骊靬人的阵型,但是也只学了个皮毛,没有学到人家的精髓,今天就让他看看咱们大汉精锐是如何击退胡虏异族的军队的。”
贾诩闻言立刻问道:“公子,不知此事是否有足够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