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历10228年11月15日,待在凉州节度使府的陆宁接到了凉山关守将秦铁崖的报告,卫州的使团打算要拜见大人,商谈两州之间的联盟合作事宜。
11月21日,以卫州孙殿臣为首的使节团进入了青林府境内。孙殿臣在进入凉州以后,同样对于凉州的情况感到震惊,因为这里与他印象中的不毛之地已经迥然有异。这时的凉州虽然在底蕴上还稍有不如,但是这里的百姓的精神面貌却要比卫州那些人强得多。
同时孙殿臣看到了很多不一般的东西,比如随处可见的垃圾桶、比如凉州发行的报纸、再比如大街上各种不同形式的小吃、同时还别有声色的城市商业区、居住区、学院区等等。这些无一不在表明凉州的执政者的能力。
关于卫州的使团这面,陆宁在与孙殿臣见了一面之后,就将事情全部交给了贺若弼,以及就任只有一个月的外务司司长李权忠,当然还有外务司的一些官员。
双方就凉州和卫州之间的关系做了交涉。最后经过几日的磋商,一共达成了几条协议:“一、卫州承认凉山关归属凉州所有,卫州以后不再追究;二、双方削减两方交界地带的驻军,最后凉州决定在凉山关保留一个师团的驻军,而卫州同样也只在定东郡保留一个师团的正规陆军;三、凉州允许卫州赎回俘虏,其中以给一个普通士兵20个金币,小队长35个,中队长300个,大队长5000金币的价格赎回去;四、允许两地通商,两地商人在两地享受同等待遇。”
最后贺若弼代表凉州节度使府、孙殿臣代表卫州节度使府正式签订合约。
在合约签订之后,立刻合约的内用以最快的速度被当做增刊刊印到了新一期报纸之上,首先兴奋起来的就是那些凉州的商人们,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有些商人们就已经开始准备好了行装,打算直接到卫州去考察市场。
同时等到孙殿臣将消息带回卫州之后,卫州的那些大势力大商人同样也打算出发到凉州。一时之间商人云集到了凉山关,而有些有眼光的人,已经联系打算在凉山关开设一些饭店客栈的买卖。有些人直接找到了秦铁崖打算在凉山关内买地建房。
秦铁崖灵机一动,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立刻报告行政署,最后行政署下发给经济发展司命令。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得到了凉州经济发展司的命令,凉山关内迎来了大发展。客栈、饭馆、车马行、货栈等买卖铺户以最快的速度建设了起来。
凉州的皮毛、肉类、海盐这些因为陆宁的原因产量大增的紧俏商品,以其优秀的品质低廉的价格在第一时间就在卫州占领了大量的市场。同时凉州的毛纺织、棉纺织制品也开始进入卫州。而卫州的精品瓷器、华美的丝绸、珠宝首饰等设施评也开始慢慢的充斥到了凉州的百姓生活当中。
而随着与卫州的不断地交流,陆宁发现凉州的气运正在不停地缓慢增加。这可是的陆宁有些意外之喜,其实实在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封锁,凉州的气运已经打了最低点,所以凉州稍有些发展,陆宁就察觉到了凉州的气运增强。
在察觉到了凉州气运的变化之后,陆宁就将目光达到了另一个封锁凉州外出道路的瓦口关上。
如今的瓦口关掌握在凉州西部的明州手中。如今的明州由于各势力的大乱,如今的明州也如履薄冰。根据情报局的最新情报显示,如今的明州已经成为了大梁王朝的附属势力,只是因为最近大梁王朝的主要精力全部放在了北方的大陈王朝与魏王领的联盟上面,对于明州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所以如今夺取瓦口关是最好的机会,因为虽然明州得到了凉州得到凉山关的消息,但是在明州的眼中还是没有将凉州放在心上,明州的实力比卫州还要强大,因为时刻面临大梁王朝的威胁,明州的各个师团的战斗力要比卫州的军队厉害得多。
而明州一共有八个师团,而与卫州不同的是,明州的八个师团全部掌握在明州节度使的手中。其中的五个四个师团驻防在来了与大梁王朝的边界处,另外有两个师团驻扎在与威州的交界之处,还有一个师团驻扎在明州的首府,最后一个师团驻扎在了瓦口关。
同时在瓦口关之上,明州的守军还设置了投石器、弩车、滚木礌石等防守设施。而在他们的心目之中,凉州仅有的四个师团,同时要分为两个部分,所以他们对于正面的两个师团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他们也并不认为凉州有胆量招惹他们。而也正是这样的盲目的自信,最终造成了他们的失败。
11月22日,几乎是在凉州与卫州开始谈判的时候,凉州第一师团以及凉州第四师团接到了全军戒备的命令。而两个师团的师团长接到的命令就是在祭春节之前彻底解决瓦口关的事情,让瓦口关再次回到凉州的怀抱。
其实相对来说,凉山关要比瓦口关险要的多。瓦口关虽然同样是依山而建,但是瓦口关已有一面临山,而且山势并不陡峭。瓦口关的另一面直接延伸到了水中。整个关口南北绵延共有两千米。瓦口关的东西两面分别就是凉州的卫州的安阳郡,以及明州的白杨郡。
而与凉山关不同的所谓的瓦口关只有这么长长的的一道城墙,而驻军的军营就修建在城墙的下方,一旦有事大军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支援城上的情况。最近这段时间明州的守军加紧了巡逻的力度,而且城墙上的守军一直保持在两个联队,这样不管什么时候都能够保证城墙上有足够的守军。不管什么时候,都能够应变。
陆宁就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苏定方和唐千豪。接着整个凉州的第一师团以及第四师团就整个忙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