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盘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人有失蹄 > 第一百一十三章 谁的主意真的无所谓?

第一百一十三章 谁的主意真的无所谓?(1 / 1)

夏末听完始末,大概得出个结论,就是理论不切合实际。

这也不能怪萧清卓没有计划得当,只怪大宇朝历年甚少有过大灾大难,历史记录不多,可借鉴的资料少。

“公主殿下不必忧心,此事倒也不难解决。现在的情况是流民越来越多的往襄城而来,若是突然停止发放米粮一定会立刻引起民众恐慌,继而暴乱,流民人数众多,恐襄城驻兵不能镇压得住,对吗?”

萧清卓点头,夏末之言直指要害。

夏末继续道:“为今之计,堵不如疏,赈济不如扶持。”

“怎么说?”

“以工代赈。”

见她不甚明了,夏末解释道:“是这样,流民太多,即便是整个大宇朝的国库都要少去一半,更何况是周家,怕是所有家财都填进去也如溪流入海,无底之洞。尤其是流民不光要吃饭,还得有安置的地方,也不能一直靠救济过活啊。而且流民并非都是老弱妇孺,也有青壮之辈,四肢俱全却整日混吃等死像话吗?流民人数过多,挤在一起就容易引发骚乱,小骚乱又会变为暴乱,但流民总归还是大宇朝的百姓,百姓谁都想安居乐业,但是他们身无分文又如何能重建家园呢?到时候免不了会落草为寇,为祸乡里。”

萧清卓若有所思:“你是说?”

“我觉得与其白给他们吃饭让他们闲得慌,不如就让他们去修筑堤坝,或者在城外重修家园,平整田地。出工的每日管饭,老弱妇孺还是继续赈济,其中有身强力壮的妇女也可帮忙修建屋舍,根据他们付出的劳动力派发住房和田地。这些人就可以依靠自己的双手从流民转为普通百姓了。”

萧清卓豁然开朗。

这个主意妙啊!与其白白花费粮食养着这帮人,还要担心他们生出乱子来,不如将他们派去修河堤房屋,也不算白费了粮食,还省了修河堤的费用,扩充了城镇,免了他们成为流寇的可能。一举多得,实在是绝妙!

夏末又补了一句:“天灾不甚可怕,可怕的人祸。只要大家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萧清卓激动道:“说得好!夏末,我萧清卓在此替万千百姓谢过你了!”

说完就起身郑重地给夏末拜了一礼。

慌得夏末要起来还礼,刚动一下就疼得龇牙咧嘴。

被萧清卓连忙扶住了:“你快别动了,当心伤口裂开又得遭一茬罪!”

夏末疼得抽了两口气,还不忘怼回去:“这不是你跟我拜礼我急的慌吗!不然我躺得好好的干嘛瞎折腾啊!”

听听她这语气态度!换了别人早就拖出去了。但是人家是刚刚给她出了绝妙主意的大先生,萧清卓能把她怎么办呢,只得哄着啊。

“好好好,是我的错,不该一时激动就忘形了,你快别气了,仔细气得伤口疼,医者说你要心平气和的伤才好的快。”

夏末气哼哼了两声也就作罢了。不然呢?她也不过是仗着方才说了些有用的话使点小脾气,其实是不应该的。毕竟萧清卓是个高高在上的公主,日后说不定还会更上一层楼,所谓伴君如伴虎啊。以后还是要注意点的好。

萧清卓仔细查看了夏末的伤口,没发现有裂开的迹象就松了一口气,道:“幸亏没事,不然可有得你受的!以后万不可如此莽撞了。”

夏末受不了她的说教,之乎者也一套一套的,听得头大,连忙点头表示知道了不敢再犯。

萧清卓拍了拍她的手,笑道:“你呀,总能哄我开心。你好生休息,我得去跟周家人商量以工代赈的章程,明日再来看你。”

夏末点头:“嗯嗯,你去吧。这只是我的一个提议,许多细节你们自己商量着办,还有,流民估计一开始不会配合,你们可以找些托混在人群中,带头鼓动他们去做工,要把诚信立起来,杜绝贪污受贿,只要开了好头,百姓们才会随大流,之后的事情就好办了。”

萧清卓将她说的都记住了,但有一个字没搞懂:“托?”

夏末:“额,就是安排自己人混在流民中,在你们推行以工代赈的时候出头引着民众按规矩来做事。说白了,就是安排细作混进去。”

萧清卓这下明白了,跟夏末打了招呼就急忙忙地去了。

夏末有点羡慕地看着她有些欢快的背影,摸着肚子叹了口气,老实躺着吧。这个时候睡有点早,夏末就把专职读书的丫鬟叫进来念书给她听。书籍品类繁多,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农耕时要,大约除了小黄文,其它的都有。极大的丰富了夏末的阅读量。

那边萧清卓行走带风,极速赶到前厅与周家之人商议以工代赈事宜。

她将夏末的话原本复述,听得众人连连点头,钦佩不已:“公主殿下不愧被百姓称为智计无双,这样一举多得的妙法实在旷古烁今啊!”

萧清卓摇头道:“不,这不是我想出来的主意。是我去请教夏末,她想出来的。”

周康微微皱眉,扫了一眼众人,道:“夏姑娘自然蕙质兰心,但也是因为公主殿下有识人之明才能令其追随左右,若没有殿下,她这主意再好也出不了这门啊。”

周家众人立即附和:“是啊是啊。”

萧清卓皱眉道:“这话说得不对,明珠蒙尘也是明珠,何况夏末是比明珠还要耀眼的珍宝,不论放到哪里都会璀璨夺目,并不会因为尘土而掩其光芒,也不会因为没有我就令她举足不前,言不为人知。”

周家众人面面相觑。

郑华文笑道:“公主殿下待夏姑实在情谊深厚,舍不得她委屈。其实我们都知道夏姑娘是个大度谦和之人,待公主也是一片赤诚之心,必定不会计较这计划是出自公主还是她之口,只要于民有利,谁出的主意不是一样吗?更何况,如是公主的主意,百姓知道后才会更容易接受,继而能促使这个计划顺利推行,这样岂不更好?”

周康:“郑太子所言极是,那我们就尽快推行吧,多耽误一会儿就要多饿死一个人。”

周家众人纷纷附和。

最新小说: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谍海偷天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九零福运小俏媳 八零好福妻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