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县解放后,**中央华东局和省政府批准成立了昌潍特区,管辖昌乐、潍县、安丘、寿光、益临5个县。“昌潍”的“昌”是指昌乐,“潍”是指潍县,几个地方加在一起面积不小。那时候昌潍特区刚解放,许多群众的思想还没有转过弯来,各种旧观念、旧传统仍就占领着绝大多数人的思想意识领域,亟待我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和新中国的各种法令法规占据市场、深入人心。
所以,当时昌潍文工团配合政府搞宣传的任务很重,团里经常被拆得七零八散,要分散去好些地方搞宣传,人员分都分不过来。因此,为了完成艰巨繁重的宣传任务,文工团招人很多,吹拉弹唱的,蹦蹦跳跳的,凡是有点文艺细胞的人就要,就那每天的人员还安排得紧巴巴的,常常觉得人手不够用,恨不得一人分成几瓣用。
那时,文工团里没有工资,只管吃管住,多招些人并无大碍,能填饱肚子,有个地方睡觉就行了。说起那时候的伙食,多半是粗粮窝窝和咸菜,有时也能吃到些蔬菜,但很少有肉吃,就那大家就觉得不错了。特别是在解放前粮食漫天飞涨的城市,刚刚解放就能吃得管饱管够,不饿肚子,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说到夜里睡觉休息,男女分开房打地铺,下面铺着麦秸草,人挨人地挤在一起睡,占不了多少房间,大家也没有那么多讲究,挤一挤、束束身,反而觉得暖和。
当时,政府也会象征性地发放一些津贴慰藉人心,以表对文工团的关心和爱护。那时钱的面额很大,一毛钱叫一千元,一元钱叫一万元,妈妈说她两个月的津贴才能买到一个肥皂盒,零花钱用得紧缩缩的,一分一厘都是宝贝。虽然那时的日子过得苦了些,但妈妈和大姨心里却是甜甜的,这种姐妹深情拴在一起的感觉,就像裹着蜜饯的枣儿,甜滋滋地沉淀在她俩的情感中和幸福里。
毫不夸大地说,那时的妈妈每天都寻思着怎样照顾好妹妹,事事处处都想当好姐姐的范儿,有几件事可以明鉴她的“光辉”。有一天下午,文工团里改善生活,吃肉包子,每人两个。所谓的“肉包子”,也就是炼油后的肥肉渣儿和白萝卜丝对拌成的馅,这对平时生活简朴的文工团来说,已是很不错的伙食了。
妈妈听说之后,当然高兴,包子的肉香味道自然而然地扑鼻而来,占据了她的食欲,在她心里萌发出想解解馋的念头。可妈妈对亲情的顾念,远远高于她解馋的食欲,她舍不得吃完这两个肉包子,还依依不舍地给妹妹留了一个,想让她吃好吃饱吃个够,过把肉包子的瘾儿。
还有一件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那时的妈妈,总想在缝缝补补上尝试着做些难度大些的活儿。这样一能显示出她会做针线活儿;二能说明她有能力照顾好妹妹,是个啥事都难不倒的人。有一次,大姨穿的棉袄被雨淋湿了,妈妈说被雨淋湿的棉袄,若不拆洗晒晒的话,会不暖和的。她果断决定给妹妹拆洗棉袄,也因此做个难度大些的针线活儿,在妹妹面前露一手。
大姨从未见过姐姐做过棉袄,用惊讶的眼神看着姐姐,迟疑地问:“你会做吗?”
妈妈眼睛里透着信心十足的光泽,很有把握地说:“没啥难的,照葫芦画瓢,做一次就会了。”
就这样,妈妈三下五除二,把大姨的棉袄拆洗了。晒干后的那天晚上,妈妈在油灯下缝合棉袄,样子认真极了:她那乌黑明亮的大眼睛,镶嵌在她稚气未脱的脸上,是那么专心致志,是那么娇艳可爱,仿佛一朵含苞待放的水莲花,透着倒影,依着漪涟,用她灵巧嫩柔的手儿,一头连着当姐姐的责任,一头牵着妹妹的温暖,兴之所至地穿针走线。她渴望在朝阳喷薄欲出的明天,妹妹能穿着她亲手缝合的棉袄,高兴的模样令她欣喜沉醉。
谁知,朝霞辉映的早晨,大姨试穿棉袄时,笑话出现了,棉袄的两个袖子缝反了,呈“丫”字状,腋窝处鼓鼓囊囊的,胳膊放不下来。大姨埋怨着、嘟囔着、愁苦的话儿布满了她的胸窝。当时,妈妈也觉得不好意思,悔悟的心情宛若初梦乍醒那样,点点滴滴镌刻在她的自尊处,令她尴尬困窘极了……又是一个挑灯夜战、孜孜不倦的晚上,妈妈总算把大姨的棉袄缝合好了。
仅仅这两件事情,就是妈妈和大姨那时的真实写照。即使妈妈当时做针线活的能力还不够成熟谙练,但她关心妹妹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就像盘古开天、层峦迭嶂的泰山那样,山石重叠厚重,山脉巍峨矗立,一点也不含糊地屹立在她心中。
虽然那时妈妈在照顾妹妹上尽心尽力、勇于担当,但她在自己的舞蹈事业上却不是那么称心如意、可喜可乐了。若要用她自己的心灵感受来衡量,那时的舞蹈,摆脱不了人们的冷落和环境上的萧瑟,已是临近深秋的寒意,到了树叶半青半黄的时候了……这种比喻在当时决不是夸大其词,事实的确如此。
在人们的传统习惯里,扭秧歌甩起来的红绸,扑扑拉拉,红色一片,再伴随着腰鼓打出来的声音,嗵嗵啪啪,有节奏、有鼓点,更是沸腾人心、鼓舞斗志。这种看似简单的艺术,却在民众心中是一种情、一片爱、一场热热闹闹的欢畅和喜庆,远远比纯色的舞蹈节目更兴盛,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所喜爱。
可不是吗!每逢重大宣传活动时,“大家把红绸带上,腰鼓带上”的吆喝声,总是响彻在舞蹈队的耳畔,几乎成了文工团千篇一律的命令,一个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真谛。那时,腰鼓越打越热闹,红绸越甩越喜庆,已经成为大家的一种共识,什么时候都是循规蹈矩的“老一套”。
就算那时费时费力排练出一两个舞蹈节目,因没有演出服装和道具,完全是一种穿着“列宁装”的蹦蹦跳跳,在群众眼中也会逊色灰心不少,看不出有多大意义,喜庆不到哪里去。
就连当时群众喜欢看的“马刀舞”,由于没有马刀道具,没有那种劈砍拼杀的舞台场面和实际效果,完全是一种进进退退、跳来跳去的徒手比划,也渐渐在群众中失去了初时的好感和兴趣。再说,群众普遍有求新索异的猎艳心理,喜欢看那种男女动作亲密,或是女同志敞胸露腿的舞蹈,这在当时打击、废除资产阶级思想领域的文艺舞台上,根本就是一件异想天开、没边没影的事情。
当然,白菜萝卜各有所爱。这里的“爱”字颇有内涵和价值。群众观看文艺演出,也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向往,且是百看不厌、百听不烦,仿佛一阵阵温馨宜人的春风,迎来得是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美妙景色。
山东潍坊早在夏商代时期,境内就有斟灌、斟鄩、寒、三寿等封国。历史悠久的文化,沐浴着历史渊源的城池。在老百姓茶余饭后的文化品位中,形成了许多传统文化的亮点、看点,丰富了人们的艺术舞台和文化生活,仿佛渐渐拉开的史册帷幕,呈现出厚重的文明底蕴和卓越风貌。
“王宝钏手提竹篮往前行,
到坡前挑野菜苦渡光阴,
薛郎他西梁投军十余载,
到如今,
人未归来音讯未通。”
“哎呀,且慢,我看那旁有一军爷骑马而来,莫非是我那薛郎回来不成……哎——,原来是行路之人。这才是终日思夫神智昏,错把路人当良人。……”
在坠琴、三弦、琵琶、快板等乐器的伴奏下,山东吕剧以它那淳朴生动的语言,优美悦耳的唱腔,情感丰富的戏剧独白,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特别是演出那些耳濡目染的经典剧目时,听戏者更是比肩接踵、成百上千。所以,它有广泛的人脉和市场,成为中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
“当哩个当,当哩个当,当哩个当哩个当哩个当!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好汉武二郎。那武松学拳到过少林寺,功夫练到八年上……他手里拿着一条哨棒,包袱背到肩膀上。顺着大道往前走,眼前来到一村庄。嚯,村头上有一个小酒馆,风刮酒幌乱晃荡。……”
山东快书手持一副“鸳鸯板”,具有灵活简便、易演易编的特点。无论田头工地、车站码头、街头巷尾、均可随时演出,所以几百年来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经久不衰。尤其是山东快书演到好时,既“俏”又“泼”,语言朴实粗犷、口若悬河,情节刚柔相济、动人心魄,深得群众喜好。
这些脍炙人口的传统文艺节目,群众基础就像海一样壮阔浩瀚,喜爱程度犹如澎湃而来的潮水,哗哗啦啦,一片汪洋,无疑也会覆盖住舞蹈的光彩,形成一种联翩而至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