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日常杂务多得让人心烦意躁、疲惫不堪之际,对我而言,真正能够缓解疲劳的办法,却只有一种……就是独处一隅,找一个可以引起自己兴致的话题,搜肠刮肚,思维奔逸般地去涂抹描绘,去断章取义,去顺理成章。
前段日子,这儿一再盛传要下雪,随着一天天过去了,却始终没见雪的影子。那日值夜班,走到院内高楼顶层的窗台前,透过污秽斑驳的玻璃,眺望着凝重晦暗的天空。不知为何,在脑海中突然涌出一个成语“覆水难收”。于是,回到值班室里写出了下面一段文字。
关于成语“覆水难收”的故事,记不清在《东周列国志》还是“三言”“二拍”上,曾经读到过。但也不敢十分确定,或许不过就是来自道听途说,或从街头小报上获悉的知识。
成语“覆水难收”大致是说:古代有个穷书生(据说有苏秦的影子)为求功名仕途,常年在外奔波。既不赡养父母,亦不抚恤妻孺,更不务求稼穑或商贾。就这样子折腾着一晃过去了二三十年,弄得家徒四壁,子嫌,妻怨,父母无奈,而左邻右舍自然更是万般奚落并嗤之以鼻。单说他那结发之妻,由絮叨埋怨到谩骂愤恨,以至于红杏出墙,且离家而去。即便如此,穷书生不为世俗所动,矢志不改,且愈发执著。又经过了数年奋斗,终成国之良材。待其声名赫赫、衣锦还乡之际,发妻寻上门来,臆欲重修旧好。但见那书生将盆水泼地,口言到若覆水重拾则和好如初。其妻掩面而泣,也知已经回天乏力了。
“其妻子以后怎么样了哪?”当西伯利亚寒流已至,雨雪将来时刻,我伫立窗前,突然想到这个成语故事,心中默然着,但脑海中却掠过这样一个疑问。
单凭借今日文明人的头脑,不知会为这样一个结发妻子杜撰出何样的命运,也不知谁又能出来给她指出怎样的前程,供她做出选择。不过,在中国由来已久的评书、唱本、戏曲或小说里面,每每会让如此尴尬情景中的妇女们,或悔恨自尽,一了百了;或含羞退隐,抱憾终生;或待那书生仕途错落,再次穷困潦倒之后,轮回报应似地来个偶然邂逅,并破镜重圆,由此来满足国人“无巧不成书、皆大欢喜、大团圆”的心理期盼和道德宿愿。除此之外,中国式的文人墨客们确乎黔驴技穷,也别无它选了。
有时,人们禁不住会大呼小叫地喟叹:“大千世界,人间百态啊!”依此来慷慨生活之间那些匪夷所思、林林总总的怪现象或新问题,而旧式戏楼的门柱上,更时常地挂着一副司空见惯的对联,到更能安抚或快慰那一些特别容易阐发如此感慨的心房和烦恼。
为什么这么说哪?起码我自己觉得,那乡愿民俗的舞台之对联能够给予不分男女的各色人等,树立起一种如何看待人生的良好观念和淡泊心志,并教导他们以一种不单纯要懂得隐忍,而且还是十分主动地欣赏生活的心态和视角。那么这样一幅对联是什么呢?也就是:“舞台小世界、世界大舞台”横批曾见过“粉墨登场”或“人间百态”。
“言不由衷、不知云何”是我作文的毛病,也已经算是“特色”了吧。至于为何“言不由衷”?除了我自己早先认识到的原本孤陋寡闻、学识浅薄且在思维表达上存在缺陷外,再就是确有一些难言隐衷。至于“不知云何”的因由,尽管答案有时与“言不由衷”类似,但更多情况下,确实也就是自我一时半会儿总是找不到或找不准确这样一些个性化思维奔逸、信手涂抹的玩意儿,究竟来自何处?所以,也就更难以确定其意欲何求了!
闲聊“覆水难收”从确定标题到写出上段文字,算来也有一月余了。前段日子,妻子看过其中对成语解释的一段文字后,讥讽道:“是为你自己埋下伏笔吧。”对此话,我虽有些懊恼,却也说不出当初为何那样想和那么写。所以,只能赶紧沉默了事。
一日,在电视《世界地理》频道上,看到在谈“亚特兰蒂斯”的故事。依评论员的意思去讲,像柏拉图这样思维严谨的人,既然在《对话录》里记下了这么一个故事,那就一定会事出有因的。但是,直到今天,即使在高科技引领下,人们还是没能找到那个“因”之所在。
是啊,一直以来总是认为一个人在语言、行为或文字中,其所表达出来的情绪、关注及思想,也一定是事出有因的。无论这其中的因果关系,为当事人所能够认知的程度如何,抑或能否被其自身所认知。总之,必定有那么一种东西在这里那里存在着并使之所以然,却又令其浑然不觉而已。
“哥哥,你忙什么哪?也不来看看我了……”有一天当我接起电话,听到里面这熟悉、亲切、欢快的话语之际,我近段时间以来的一直摆弄不清楚的困惑和纠结,也顿然化解了。
就在今年的春夏之交,当时我出差在外地,也是上面同一个手机的号码,她声音沙哑且呜咽地对我说:“哥哥,你不管我了?我要杀了他,我不想活了!”
多年来他俩人打打闹闹,作为朋友的我,也就习惯了。这一次我以为还和往常一样。于是,老生常谈的话,我又讲了一遍。但说了大半天,感觉电话那边势头不对,我赶紧放下电话,并通知在家的朋友,让他们赶快过去劝一劝。
打通了朋友圈里内其他几个人的电话之后,我才获悉她近来已经做过许多过分的事情:革腕、疯跑、骂街,一派非鱼死网破、誓不罢休的劲头。
出发刚回到家,我即刻约她去喝茶。一整个下午的时间,我现在都已经忘记了当时具体谈了些什么,不过还模糊地记得,当我问她是否要学报纸(或是电视)上追踪采访的那个杀了孩子、焚烧了丈夫的“烈女”时,她冲我苦笑着说:“我才没那么傻!”
“十月一”长假回来,父母说他到家里来过。于是,我打电话给他,并顺便说道:“……事情别做得太过,夫妻不成,还可以做朋友的。”
他简单明快地回答我:“大哥放心吧,我们一起刚吃过饭不久。”这话他说得自然而轻松,但我心里却更像系了一个疙瘩。
今天,在电话里听到她说话的那动静、声响和语调,我也就无需再问什么,也更不想再去说什么了!
鲁迅先生曾经特感慨地引用过一首诗,忘了是谁写得了,全诗也只记得了这样的两句:“亲戚或余悲,他人已先歌……”
在中国成语中,每每隐含着意味深长的典故,或一段段特别精彩的传说。而从这些典故传说里面所弘扬出来的道德观念、社会心理和哲学思想,通常也就是最形象生动且沁人心脾,甚至完全融化进了国民血液中的东西,即所谓“民俗的、传统的、中国人的”文华素养和个性品质。但这样的一些东西,如果固定到某一个人身上并且持续跟踪着研究和观察的话,仿佛没有那一个中国人会完全符合那个所谓“民俗的、传统的、中国人的”样子。但是,放大了去看或到民族群体之中去体验,却又会即刻发现这样一些类似习气、脾性或毛病的玩意儿,其实不仅仅只有中国人,反而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或在某些人群中也是曾经存在过,若有人非要找例证的话,从莎士比亚悲喜剧到十九世纪前后英、法、德、俄、美的中短篇小说里面,比比皆是。其实,即便不去搬出来欧美两个多世纪以前在小说中嘲笑和抨击的甚至还不如今天我们这样的张狂、专横、独裁、狭隘、猥琐、卑微、腐朽、没落等风俗德行作比较;即便就是这样一些一切的说“毛病”也好,讲“特质”也罢,如果确实都是其他地区和民族都没有,足以堪称华夏民族的专利品。那么,又有什们难堪和不好意让世界人民知道的哪?其实,我们也照样可以理直气壮且公开而大声地宣讲:“这一切就是世界和世界人民的人文特色,或说就是人类固有的思想行为模式。”
通过成语中的故事或传说,来窥视或探究中华民俗文化和民族哲学,相较于泛泛地去读习“儒、释、道”经典论著的学习办法,即使不是一条最好最明快的捷径,也一定会使凡如此学习者得到事半功倍、相得益彰的效果和成绩。
在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中,那些能够经由典故、传说而变为日常使用“成语”者,其中必有精辟、凝重、极其符合民族个性心理和文化知识上的精华样沉淀下来的品质和个性。所以,它们在思想内涵上也一定都会打着旧文化、旧道德的烙印。以“覆水难收”为例,其中那个女子的心态和行为,就是典型被中国封建礼教毒害的产物。话虽可以这么讲,但在新中国之后,即便受过新文化、新道德教育影响的人们,置身类似“覆水难收”的境况中又会怎样呢?现实生活中,尤其近些年来,在类似两性或家庭生活的情节下,时常却会出现这样一种结局,即弃妇或怨妇们由羞愧怨恨到万念俱灰,并由万念俱灰到盛怒之下,踏上了同归于尽的道路。虽说这样一种极少数且又确实一再发生的事实下,死去的人谁也上不了礼教时代的“忠贞节孝”牌坊,甚至都入不了“玉石俱焚”的灵柩,并且更不为倡导理性之光之现代文明所容忍。但在我们时兴的街头小报、泛滥小说或某些电台所谓的“法制在线”“时事追踪”“道德伦理”报道中,屡屡对这样一种因情感挫折而骤然升起的杀亲、共焚、毁容、分尸等等令人发指的暴行,不仅不旗帜鲜明地去剖析和唾弃其本质实为愚昧、残忍、毫无理性且为人类本能中最低劣不齿的惯性恶行。反而不惜工本,经常就是虎头蛇尾样子却又似乎特别“实事求是”地在那里这儿大肆张扬着。究其根本,不过因为如此血腥、刺激、鲁莽、任性中透出来的无所畏惧、张扬、狂纵的强劲,不仅可以迎合那种觊觎猎奇又确乎被高科技快节奏压抑并扭曲了的现代心灵,而且更能够满足某些行业或小团体对利润、暴利的渴求而已。所以,时至于今,从各地市最常深入民众的报刊、电视、广播之中,类似的事件一旦发生,其实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一样即刻受到“追捧”,并经常是有始无终地一过性“热播”样刺激。
或许有人会跳出来反驳道:你的“追捧、热播”词句用得不恰当,是在诬蔑,是别有用心,是大错特错了。因为,涉及刑事案例的事实报道以及模仿或夸大类似事实性的文学作品,都旨在揭露、谴责和批判现实中的丑/罪恶现象,用来达到警示、威慑世人和宣扬法制无情及“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效用。
或许他们愿望上如此吧!但我始终以为对于现实的社会问题,尤其对于舆论导向和文化潮流,那种借助掩盖事实、粉饰太平来蒙骗、愚昧世人,以求一时一事安宁的举措,必将咎由自取、遗祸后人。而且一种没有健康、健全、正直、公正、开明的批评引导之下的所谓“实事求是”的报道,也必将引发道德判断上迷乱,制造和培育畸形价值观,导致鱼龙混杂、良莠不分的无序局面。
有人会说,无序音符才能生出和谐、美妙、绕梁不绝的旋律。但事实上,通常愈是行家里手,他们在省视和回味每一首优美旋律中那些参差错落的音节符号时,也愈发会发现它们排列的是何等规律且有序啊。所以,现实生活中,如果在一些名片上最少也要有3-5个以上头衔的专业鉴赏家们的引导下,人们却依然听不到希冀永恒的乐章,反而充耳所闻的时髦货色不过就是一些“呕哑嘲哳”的噪音时,人们是否也应该心生这样一种疑问了吧:
“种种现象和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呀?”
(2005年12月草拟。2014年5月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