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盘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宋新梦 > 第二百三十八章 格物组长

第二百三十八章 格物组长(1 / 1)

朱熹一行前脚刚到特区,王老先生一家后脚也到了。

王云志本来早就嚷嚷着要来特区了,不过王老先生一家人在新化正过得滋润,那白溪书院名声一日盛过一日,王家因此受益匪浅。

在这个年代,辗转数千里的迁徙毕竟不是小事,王老先生和王二先生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为了王云志的前程,举家再一次远程迁徙,辗转来到了特区。

茅庚那一次与王家萍水相逢,就许下宏远,号称日后可以让王云志拜当今四大家之一为师,考虑到6九渊早早就到了高雄特区,与茅庚的关系自是非同一般,只要读过《特区新报》,就明白这是不争的事实。不过这时代6九渊的心学还不大为大宋儒学界普遍接受,王家就觉得6氏心学不属于主流儒学,所以任凭王云志如何闹腾,王家二位老先生只是奉行一个拖字诀,就这么守着白溪书院,一晃眼就是两年多。

后来又盛传朱熹要前往特区,而且越传越像真的,王老先生和王二先生勤于读报,两人分析报载的有关特区的各项信息,最后得出结论,朱熹丈量土地无法施行,很有可能辞官不干,至于辞官之后,或许真会前往特区。有鉴于此,王家这才毅然决定举家前来特区。

王家这两年搭上茅庚的顺风车,每月都有不少进项,所以不差钱,来到特区,立时就买下了一栋房子,安顿了下来。

茅庚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找个机会就将王云志推荐给了朱熹,朱熹一方面很满意王云志的智商,另一方面看茅庚的面子,收下了王云志这个少年弟子。算起来,王云志成为朱熹的弟子还刚刚五天时间。

昨日朱熹答应出任格物院长,当时茅庚也大致介绍了一下格物院是做什么的,又是如何运作法,但朱熹一时也没有弄得太明白。今日便召集一众弟子议事。

此前6九渊的建议就颇合朱熹的心愿,朱熹昨日已跟茅庚提出,要将自己的一拨弟子带进格物院,茅庚当时很爽快地答应了。

按照茅庚和穿越众制定的计划,初期格物院的规模是一百人,进入格物院的人当然不能滥竽充数,原来茅庚老丘拉出了一个名单,这个名单的人数还不到五十。既然人才缺乏,退而求其次,朱熹的一众弟子只要稍加培训,格物的水平应该也差不到哪里去。最起码这些人的的智商水平就很高,否则做不了朱门弟子。同时这么一来,还有千金买马骨的示范效应,穿越众表示,要是学习儒学的学子们有百分之十的人由文科转向理工科,大宋工业化就不会缺人才了。

朱熹刚来特区,就有十个弟子跟随,随后又有弟子跟来,加上王云志,现在在特区的朱门弟子已经有十五人。

朱熹对自己的弟子还是很有信心的,朱熹决定将十五个弟子分派了到各个研究方向,鉴于铁甲战车是重中之重,黄干、陈淳、杨履正、黄义勇、杨骧和赵唐卿被分派到了铁甲战车组,而郑可学、杨至、刘砥、欧宁、童伯羽、杨道夫、周谟和徐宇被分派到了别的组。

本来王云志也是分派到铁甲战车组的,但王云志某日在茅庚那儿目睹了神奇的电机转动后,就迷恋上了电学,因此特地跟朱熹请缨,征得格物院长的许可,去了电学组。

第二天,朱熹带着一众弟子来到格物院,格物院是一栋四合院式的两层楼房,大门的上方挂着一块匾额,上书“格物院”,这三个字乃是朱熹所书。

老丘和小卢早就在门口等候,老丘是格物院的副院长,小卢则刚从大宋军中调到格物院,这是欢迎新领导来了。一看到朱熹一行,老丘就绽放出亲切的笑容,将朱熹一行迎进了格物院。

朱熹跟着老丘和小卢在格物院走了一圈,再回到院长办公室,终于弄明白一件事,这格物院的事情基本上都是老丘在安排,有他朱熹和没他朱熹暂时是一点影响也没有。

至于各个格物组,要不就是“哈唐海归”唱主角,要不就是茅庚师徒唱主角,朱熹分派的人暂时还毫无头绪,能打个帮手就不错了。

面对这样的局面,朱熹早有心理准备,老丘一开始还怕朱熹一生气会甩手不干,但朱熹老先生一副淡定的样子,老先生真是好修养啊!

朱熹心道,只要让我朱熹参与铁甲战车,让我的弟子参与特区的格物大业,我朱熹不在乎那些虚的,漳州知州的官我说辞便辞,我还在乎什么权和利呢!你茅特的特官儿貌似连七品都算不上,随便一个县就比特区大多了。特区的格物院恐怕连九品都排不上。

格物院中午供应工作餐,朱熹在老丘的陪同下一起吃完工作餐,立即就召集铁甲战车格物组开会。

铁甲战车这个格物组的组长是赵余春,赵余春年纪刚过四十,后世学的是农机专业,学过履带式拖拉机的原理,哪怕只是学了点皮毛,这点皮毛学识也足以让他荣膺12世纪的战车专家。当然,其实赵余春还真搞过履带式联合收割机,他穿越前就是干农机的,他和几个合伙人共同经营一个小有规模的农机厂,他那厂生产的农机在国内排不上号,但比那些山寨农机又强点,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至少还能出口,比如出口越南、马来西亚、泰国这些第三世界国家,穿越前赵余春刚刚前往马来西亚签了一单农机出口合同,然后在回程的时候,就穿越了。

谭晓春也是这个小组的成员,在赵余春的指点下,谭晓春领着两个木工花了一天一夜赶制了一个“铁甲战车”模型,这会儿这个模型就摆在会议室的椭圆会议桌上。

赵余春泡沫横飞,此刻正拿出游说客户的劲头,跟包括朱熹在内的战车组成员介绍“铁甲战车”:

“诸位,你们看到的是一件模型,是‘铁甲战车’的木质模型,诸位请看,它行走靠的是履带,这个履带很关键。”

赵余春拿起实际大小的两节木质履带,从多个角度展示了一遍,朱熹坐在最前面,随即接过来端详了一番,约莫明白了其中的原理,心道果然奇妙。

“诸位,这铁甲战车,就凭这履带,可以纵横田野和山坡,基本上,只要骑兵能作战的地方,铁甲战车就能作战,所以,铁甲战车就是骑兵的克星。有了铁甲战车,骑兵就是渣,不管是金兵的骑兵,还是蒙古人的骑兵,完全不是铁甲战车的对手。大宋若是造出铁甲战车,就能纵横天下,所向无敌。”

赵余春一看,朱熹很受鼓舞的样子,心说咱这广告效果真不错,赵余春不免有点走神,仿佛台下坐的是一堆第三世界的客户一般。

“不过,造这铁甲战车,难度不小。就比如这履带,造起来就会有很多问题,履带要承受至少几吨,哦,承受至少十万斤的重量,还要适应糟糕的路面,比如布满各种石头布满各种障碍物的路面,对履带的要求就相当之高,我估计要造好履带就不是短时间能成功的。”

后世的坦克出问题出得最多的就是履带,2o世纪21世纪的钢材技术已经够牛了,但常常也会生履带崩断的事故,赵余春心道,也不知道茅特整出来的锰钢是什么水平。

刚才还是倍受鼓舞,这会儿就被兜头泼了一盆凉水,至此陈淳忍不住问道:

“赵组长,恕我冒昧,请问,需要多长时间才能造出铁甲战车?”

“三年,给我三年时间,我一定造出铁甲战车。”

朱熹闻言,有点不敢相信,三年估计自己等得到那一天。但这姓赵的貌似有点跟老丘一个德行,都是喜欢夸夸其谈的那种,不行,不能被他忽悠了,我得拿出院长的威严跟他较真:

“赵组长,你确定三年能造出铁甲战车,你确定?”

赵余春心说这有什么难的!咱若是降低标准,说不定两年就能造出铁甲战车来。话说履带式车辆也不是什么高科技,就拿履带式拖拉机来说吧,历史上第一台履带式拖拉机是俄国人188年造出来的,1888年3月24日,俄国人菲奥多尔·布利诺夫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履带式拖拉机,这台拖拉机使用蒸汽机作为动力,不过不是用煤而是用石油作为燃料,依靠两台功率12马力的蒸汽机驱动,通过铸铁齿轮带动履带,行驶度差不多能达到六公里的时。至于履带式行走方式,在造出这台履带式拖拉机的前十年,也是由布利诺夫明的。

关于第一台履带式拖拉机的问世,俄国人说是俄国天才布利诺夫人明的,但西方国家认为,这种交通工具是由本杰明·霍尔特明的,时间实在19o4年。

赵余春没兴趣考究原本的历史上到底是谁明的履带式拖拉机,赵余春只是肯定一点,在本时空,第一台履带式车辆必定是出自自己之手。

最新小说: 谍海偷天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九零福运小俏媳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八零好福妻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