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这画中女子与钟离恒有些关系?
想到这,红衣借着烛火,将四周打量了一遍,发现这布置和格局,非常适合隐藏暗室。
看来北宫倾刚刚进来的时候是为了寻找暗室而来,只是巧合之下,寻得了那个东西。
眼下自己还是先探知这副画是怎么回事吧,任那北宫倾一时半会翻不出多大的风浪。
红衣是个高手,在密室方面的见识,自然比北宫倾要高上许多倍。根据她自己密室制作的方法和暗格机关,她很快便找到了这房间中的机关所在。
那机关是一个风景盆栽下面的木台,她轻轻挪动,一声轻微的摩擦声,便发现了这暗门已经打开。
在这密室之中,是灯火通明的,而刚刚进去的红衣,却被眼前看到的景象吓了一跳。
那正摆着的是个灵位,上面写着的是爱妻箐儿之墓。箐儿?丞相夫人不是林氏么?难道是小名?不对啊,立墓碑不该用小名,更不该藏在这么隐秘的地方啊。莫非这箐儿就是刚才那画中的女子?
在那牌位之前,放着很多东西。有书信,有花卷,有手帕,有珠钗。
为了表示尊重,红衣先是跪拜了之后,这才拿起上面的东西查看。
这不看不知道,她看清书信的内容时,才知道这个箐儿到底是谁。
她发现自己知道了一个天大的秘密,这个秘密若是被沐子诺发现,定会一举踏平懿国。而且没有人再去拥护这个皇帝,毕竟他名不正,言不顺。
红衣双手微微颤抖,她深呼吸了好几下,才控制了自己的情绪。将那牌位之前的东西都浏览一遍以后,红衣决定拿走其中的一个手帕,然后都没有找北宫衫,便快速离开了丞相府。
第二日,刚刚到达书房的北宫继就发现了这锁有明显被人打开的痕迹。他赶紧冲进房间,关上房门,就打开密室。
密室之内看样是有人来过了,他一眼便看出了那牌位之上,少了一块手帕。那是他与箐儿定情之物,上面有两人各提的两句词。
如果自己这个秘密被天下发现,那整个懿国将陷入一场前所未闻的危机之中。他北宫继富贵一生死了倒也没什么,可他不能看着自己无辜的儿子,遭受这世间百姓的唾骂。
是谁?到底是谁知道他有这个密室,还能轻易的闯进来。
只是为何她只是拿走了一个手帕,若真想将此时大白于天下,应该拿走那些书信为铁证才是。
二十多年了,该来的,终究是要来了。他辛辛苦苦瞒了二十年,整日看着儿子,却不能与之相认,还是被他时刻怀疑自己的忠心,这是他多年以来的煎熬啊!
现在终于不需要面对如此煎熬了么?可那代价却是如此之大。
他没有将这件事告诉任何人,而是在乞求上天,他愿意用自己的命,去换儿子的安稳,和这太平盛世。
因为这件事,他没有心思去发现与其丢失的,还有北宫衫的身份信纸。
同样,也没有人知道此时关系国家存亡的大事,竟握在一个女子手里。而那女子想着正不顾一切的赶入皇宫,这件事,还是交给沐子衿来解决的好。
她不想成为这天下的罪人,可也不想自己独自承担这份压力。她要去找沐子衿去商量商量,这样她心里才有些底。
此时的沐子衿正坐在永淳殿中,她百无聊赖的滑动着手机,不知道该玩什么。
或者说,她的心情,让她除了想发呆,就不想做别的事了。
“娘娘,红衣姑娘求见。”一个宫女走进来,给沐子衿通秉。
“红衣?她怎么来了?快传。”沐子衿并没有因为北宫衫的事迁怒与红衣,只能说自己是技不如人,又不是人家故意勾引走的。
红衣踏步进来,满脸紧张。她看着沐子衿,刚想开口,却看看这么多宫女太监而忍住了。
这是在皇宫,隔墙有耳。就算叫走了这些宫女太监,也说不定会被一些有人之人发现,更何况钟离恒培养的暗卫还这么多。
“子衿,这些日子没有见你,可是让姐姐甚是想念啊。听说小苒还是那样,为什么不带她出去找姐姐玩呢?”
红衣换了一脸温柔的笑容,坐在木凳之上,品着沐子衿为她倒好的茶。
沐子衿察觉到红衣在进来之时和现在有明显的表情改变,而且现在还是有些不自在。这是出了什么事了么?
好吧,看她这表情,是目前不方便跟自己说,那就陪她演一出戏吧:“我也倒是想出去呢,可是小苒不愿与我一同出去散心。她现在每日除了来也这把该做的分内之事做了,就连是我也是爱搭不理。我都快愁死了。”
这可是真的愁,这点不是演的。
“嗯?小苒她还没有走出沐子涟逝去的阴影么?这样下去会不会出事啊?”红衣眉头紧咒,虽说小苒是沐子衿的丫鬟,可相处这么久了,她也是拿她当妹妹一般看待。
“对啊,唉,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了,红衣你也帮我想想办法吧。”
沐子衿拉着红衣的胳膊,将头在她胳膊上蹭蹭。
嗯……好香啊。
“咱们还是先去看看小苒吧,然后我尽力将她带出这皇宫一趟。昨日你那弟弟沐子诺来信了,说今日便能赶来与小苒见上一面,也不知有他在,小苒会不会好些。”
红玉语气之中有些无奈,她如何不知一个情字有多折磨人。更何况还是最终看着他离开,自己无半分用处去挽留。
沐子衿听闻从红衣身上弹坐起来:“这个没良心的弟弟,都知道给师姐书信往来,却与我不怎么联系,看我待会见到他如何训斥他!”
看着沐子衿气呼呼的小脸,红衣轻点她的眉角:“你啊,你啊!你可知你那弟弟这些年都是这么与我往来惯了,只是一时没有适应你的生活,更害怕与你书信往来,会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流言蜚语。”
“你可当真错怪子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