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李世民和了稀泥,而李承乾也跟着和稀泥了。
这事也急不了,侯亮继续在他家里窝着,而侯君集也只能在心里边憋着。
距离过年还有一个月,张济安也不再想这些事情,他继续在做自己的生意。
对于李世民来说,帝心难测,鬼知道他的想法是什么,也许杜荷和侯君集的分析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不管怎么说,李世民对侯君集有意见有看法,这是毫无疑问的。
张济安待在家里,继续他的教学,他打算再过几天就要给这些学生放寒假了,不管学生过不过年,他总得为过年做一些准备吧。
那两头猪养了这么大半年了,秦怀道和秦守道这弟兄俩还算敬业,当然,也可能是害怕再一次挨板子,所以在养猪这件事情上从来没有疏忽过。
张济安搬家的时候,两头猪并没有跟着搬过来,毕竟人家在那边生活习惯了,一下子从一个国公府里边搬到一个侯府里面,这不是生活条件倒退了吗?
猪也是有自由的,既然已经适应了国公府的生活,那就让在那边呆着吧。
两只猪,一只公猪,一只母猪,那只母猪已经下了一窝崽了,足足有11个,现在肚子里面还怀着一窝。
而那只公猪,张济安并没有对它们实行阉割,好歹是当初同甘共苦过的,怎么能下得了如此的重手?
更何况它们又不需要练什么葵花宝典。
倒是那些猪崽,在两个多月这时候都被实行了阉割。
大唐还没有这个技术,张济安也是很为难了一阵,毕竟他家里边不养猪已经好多年了,小时候看过阉割猪的,但是那时候年纪小,具体的情况不记得了。
最后,他找大太监李忠义,从宫里边找来了一个专门干这一行的太监,而且又找了两头大唐的猪进行阉割,进行了实验之后,才开始对这些小猪进行阉割。
没办法,毕竟在人身上玩的相当溜的技术,在猪身上未必能够玩得来,身体结构不同啊。
目前,来看那些小猪长势良好,自从阉割之后,长得也比以前快得多了,秦守道几乎每隔两三天,就要将这些小猪称一遍,而且还记录下了专门的养猪笔记。
张济安看到这种情况,告诉他可以养一些大唐的猪,不要进行阉割,然后进行对比,有一个对照组,这个结论或许更加有说服力。
秦怀玉对这种状况也是毫无奈何,让一个伯爵去养猪,亏他能想得出来。
整个翼国公府的后院,都快要成一个猪圈了。
然而,出于张济安之前的表现,以及他对于张济安的信任,她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
作为一个女汉子,秦怀玉没有将这些猪都宰了,的确已经很不容易了。
更何况,十七岁的少女,正是最爱美和爱干净的年龄,家中后院养着一大群猪,这个画面简直是惨不忍睹。
然而经过这两个月来的观察,她发现那一窝小猪仔基本上已经有七八十斤了,这才是四个月龄的小猪,而那些没有阉割的小猪,现在也只有个三四十斤,最大的也超不过五十斤。
基本上差了一半。
看来,那家伙所说的对小猪进行阉割,能够促进生长,这个是没有错的。
张济安本想着,过年的时候应该是有猪肉的,是的,没有猪肉能叫过年吗?
但是看了一阵,他愣是忍住了,没有合适的猪可以宰啊。
他带来的那两只是作为种猪的,肯定是不能宰的。而且没有阉割的猪肉吃起来有一股骚味,尤其是那些下过猪仔的母猪。
这样的猪肉收拾起来,是非常麻烦的。
至于那些小猪,说实话,有点小,他还真的有点下不了手。
算了吧,杀猪菜吃不成就吃不成了,也没什么事,大不了等到明年过年的时候再杀。
不过仔细想想,其实也没必要等到明年过年,这些小猪已经四个月了,如果再养这么半年的话,估计怎么着也有两百斤左右了,也可以宰了吃了。
也就是几个月的事情。
至于秦守道买来的作为对照组的那些猪,即便是再养几个月,最多也就长个一百斤,不可能再大了,而且他也没有喜欢吃这种没有阉割的猪肉的习惯。
张济安觉得,自己的嘴巴还是挺刁的。
那些猪就送给秦家庄的那些食邑吧,毕竟这么多年来他们一直跟着翼国公府,从来没有背离过,就冲这份忠诚和坚守,让他们吃点肉,这也是应该的。
至于这肉是张济安看不上吃的什么,这个他也不会承认。
这样不是否定那些猪的价值吗?总不能逼得它们怀疑猪生吧?
既然如此,那就暂且入乡随俗,过年就先吃羊肉和鸡鸭鱼肉吧。
其实这样生活也是挺不错的,生活总要慢慢的来,需要逐步的改变,只要一直这么坚持下去,他相信,“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
这段时间,造纸作坊里边造出来的纸张不是太多,张济安弄了其中相当的一部分,全部染成了红色。
没错,过节了,春联总得有的。
以前大唐过年没有对联,但是那是以前,张济安觉得,既然他来了,多少总得有点改变,要不然咱这不是白穿越了吗?
大唐依然不大流行对联,尽管这东西在之前,张济安搬家的时候张贴过一次,并且爱好文化的老李皇帝给自己的皇宫里边也贴过一些,但是依旧没有流行起来。
尤其是在民间,他们距离这些东西还是比较遥远的。在他们看来纸张是非常昂贵的东西,而且还要在上面写上一些有文采的句子,而且还要有一笔好字,这些都很不容易。
一方面要能够买得起纸,另一方面还要有文化,要不然这对联真的好弄。
不像现在用的桃符,只要拿着斧子找到桃树,随便砍半截桃树的枝条,拿刀子削了两下,就可以挂在门上了。
简单,高效,低成本,制作起来也相当容易,非常符合民间的要求。
但是张济安觉得,自己有必要将对联这东西流行起来。毕竟,现在的大唐,文化氛围还是比较浓厚的。由于老李皇帝重视文化,所以朝廷里边的大臣们,包括原来那些武将出身的家伙,也都开始重视文化来了。
就连程咬金,整天在嘴上挂着的一句话就是,我也是读书人。
尽管大家不会承认他的读书人的身份,但是这并不影响老程以读书人的身份自嗨。
而且,由于科举制度的原因,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一些希望,一些进入官僚集团的希望。
没错,科举制度之所以经久不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于它激发了许多人内心的希望。科举制度的产生,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庞大的官僚集团,也使得人们改变自己的身份成为了一种可能,所以它才会被天下所有的老百姓和读书人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来支持。
这个时候的科举,虽然和后世比起来依然不够成熟,没有形成后来的四级考试制度,而且考试的门类也比较繁多,考试的方式也没有固定。
但是这些也有它的优点,能够从不同的角度选举各个方面的人才,可以让更多的人进入官场,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和身份。
科举制度似乎是拥有支持者最多的一种制度了。
既然看到了希望,那么读书的人自然就会越来越多。
大唐这么多的读书人,怎么可能会缺少编撰和书写对联的人呢?
在这之前,要让对联流行起来的确不容易,一是没有可以胜任这个工作的大量的人才,二是纸张太昂贵了。
而现在这两个问题都解决了,现在缺少的只是一个引领,带动问题。
再说了,写对联又花不了太多的纸张,甚至可以将对联的规格弄的小一点。
当然,即便是再小,也要比桃符大得多,一个桃符,也就巴掌大小一样。
对联再怎么弄,也要比桃符看起来大气的多,而且,鲜艳的红色,有文采的内容,漂亮的书法,怎么看都带着浓郁的文化色彩。
在这样一个对文化充满着追求和热情的时代,对联不火,天理难容!
但是,怎么样推广起来还是一个问题。
张济安自己写的那臭字,显然是无法上演的,尤其是大唐朝廷里边,毛笔字写得好的人比比皆是。
且不说岑文本褚遂良这些人,单单是老李皇帝自己也是相当了不起的书法家。
张济安自己对于书法的好坏没有什么判断,但是就凭着过了一千多年之后,这些人的书法还能够在历史上留下一笔,就可见一斑了。
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绝对是精品中的精品。
他在想,是不是先请那几位大家,给皇宫里边写几幅,他相信那些家伙一定会乐意于做这件事情的。
说不定他们顺便还会给自己也写一些。
一旦皇宫里面流行起来,在有一部分大臣家里流行起来,估计很快,整个长安都会流行对联的。
距离过年还有将近一个月,大家应该不会介意提前进入过年的节奏。
到那时候,红纸可以适当的涨一下价了,虽然这个生意看起来似乎是利润很薄,但是他架不住可以走量啊。
而且顺便还可以弄几副收藏价值颇高的书法作品。
想到这里,他觉得贞观年间虽然没有几个特别有名的诗人,但是书画艺术却还是有很多牛人在的。
展子虔、吴道子、阎立德、阎立本这些人的绘画作品,是不是也应该收藏一些?也许可以传给子孙后代,很多年之后,是不是靠着这些画,也能够让子孙后代衣食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