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年味越来越重了,在上海的外地人都盘算着怎么回家,每年这个返乡过年的大军都是个庞大的队伍。郭枫心里已经决定尽快回家了,那种思乡的意味也越来越强烈了。家,郭枫在心里默默的想着这个代名词,她承载着多少中国人的心呀。
郭枫没能见到王茜,也一直没有她的消息,无奈的郭枫只好离开这个地方回家过年。上海一直被郭枫看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不过上海这个地方的确承继了他很多的情感,自己没有想到首次外出来到上海会发生那么多的故事。本来这次来上海就是要等待一个人,却没有想到等到了两个不想看到的人彼此手牵着手。
至于王茜,郭枫只能说自己很惋惜,毕竟除了那个心爱的丫头之外她是给予自己最多快乐的女人,尽管郭枫没有爱上这个生命面临威胁的王茜。郭枫只能在心里默默的祈祷着夏天晴能摆脱病魔的手掌,不知不觉的郭枫觉得心里竟然有一丝对于她的愧疚,好歹知道王茜病情有了转机才放下心来。
距离年关还有个把月的时间,郭枫已经迫不及待的要离职回家了,因为这个地方虽然给予自己太多的快乐和回忆,同时也使得郭枫内心结痂了很多的痛苦和纠结。郭枫想早些离开这个地方,使自己减少些痛苦和忐忑的心情。
怀着几分不舍的情绪郭枫办理了离职手续,踏上回乡的列车。因为他不打算再回到这个令人伤心的地方。
望着车窗外的景物呼啸的向身后离去,郭枫知道这个城市和自己别离了,他希望那些惆怅和烦恼的事情能和这离去的路边景色一样一去不返。就像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一样: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当郭枫到达兰考这个小县城是已经是第二天的早上,东方的红阳像一个火玲珑一样冉冉升起,郭枫深深的嗅了一口空气。那种熟悉的味道立刻充满了自己的五脏六腑之中,对于在外流浪的孩子来说家乡的空气都是那么的动人心腑。
刚进腊月的县城有着北方的寒冷,那刚出山头的太阳没有带来几丝的温暖,不过远方的成片的梧桐林正在蒸腾着昨夜的寒霜。麻雀儿唧唧喳喳的在那片树林里叫个不停,宁静的县城的早晨没有上海都市般的繁华,不过给人带来的是另一种安详的生活。这里的生活节奏可以缓慢的像静静流淌的溪水,北风掠过的湖面一样恬静舒适。
郭枫站在古城的街道上等待着发往更加秀丽古典的村镇,一阵细缝划过几片盛着阳光的梧桐叶落在郭枫的脚下。他伸手捡起一片巴掌大小古黄色的梧桐叶,梧桐树是家乡的标志。至今还有几句民谣说道:兰考有三宝,花生、梧桐和大枣。街道的对面有一家琴艺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清洁着门前的街道,或许这个不大的小馆里就能买到弹奏出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琴瑟。
“琴瑟瑟,风萧萧,梧桐叶子飞离梢。雀吵吵,日朝朝,归家浪子颜开笑。”
郭枫掩饰不了自己回家的激动,在那片梧桐树叶上写下了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题材的诗句,不过那已经不在重要了。一声轻快的汽笛停在郭枫的面前,车门打开郭枫从容的上了回家的班车。
郭枫的家乡还在这个县城的最东边的小镇上,那个镇子叫葵丘。是个千年古镇,相传齐桓公时期大名鼎鼎的葵丘会盟就发生在郭枫的家乡,眼看就要到家门口了。郭枫眼前不禁浮现出那个古朴、典雅的小镇村落,虽然和丽江比起没有那么的出名,但那是养育的郭枫地方。只是那个小地方太过于偏僻很少有人走到那里罢了,可惜那个小镇的古建筑已经被破坏的荡然无存了,只在个别的地方矗立着几座长满青苔的民居。取而代之的是近代的民居,对此郭枫心里很是难过,因为他喜欢儿时那个小镇。
看着眼前的景物越来越熟悉,郭枫的心里也愈来愈来激动,马上就要看到自己村子的建筑了,心里别提有多么的高兴了。看着自己家乡的道路还是那么的破旧不看,看着自己从小长大的地方十年如一日的那般没落郭枫心里竟然有几分黯然失色。别的地方都坐在飞速的发展着经济,走着富裕的康庄大道,而自己的家乡还在泥土里滚爬,这位家乡的儿子能不感叹么。
郭枫心里默默的决定着无论自己走多么的远都会回到这个一尘不变的地方,将来自己要在这个生根成长的地方拼搏,他发誓要让自己的家乡变得富裕堂皇起来。
汽车缓缓的停下来,郭枫知道自己的家已经到了,提着行李下了车。刚下车就向那个村口的方向望去,那是村口的一颗老枝纵横、树干婆娑的梧桐树。一个显得日益苍老的身影浮现在自己的眼前,那是等待多时的父亲,郭枫感觉自己就像一只高高飞在天上的风筝;无论你走多么的远,飞的再高,都会有一条丝线在身后缠绕着你,为你把握着方向;那个风筝的另一端就是那饱经风霜、两鬓斑白的父亲。
郭枫看着父亲的轮廓渐渐的变得模糊起来,有赶紧用手擦拭去眼角的晶莹儿,生怕被父亲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