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判罚大家也可以看出来,正德帝对于刘瑾、刘贵妃确实有些离不开,但张永、杨一清听了心里难以平静,二人翌日不约而同跑到王家去找朱文怡商量对策。因为在他们心里,皇上对朱文怡还是有点怜才的,还有一个原因,李东阳虽说也是三朝元老,可他太老成持重了,问他了什么话都不说,就是两个字“等待”,这两个人屁股等出个鸟来,没办法还是去找朱文怡吧。
朱文怡早已在集翠轩办好酒宴等着他二人到来。
数人觥筹交错,数杯酒下肚,话匣子便打开了。
张永“上次刘瑾与刘美人勾结意欲奸污楚圆公主,朱先生确实是料事如神,楚圆是救下来了。可处理结果不尽人意。”
朱文怡抡起酒杯放在唇边抿了一口,放下酒杯道:“哦?说来看看!”
“虽说蔡琰将刘景生抓起来了,后又被侍卫打残了,可对于刘瑾、刘贵妃只判了个罚俸禄呀。”张永不瞒之情溢于言表。
杨一清当然对这个判罚也不满意,乘机说:“是呀,刘贼不除,国无宁日,张公公也将吉凶难料。”
“老奴死不足惜,只可惜皇权旁落,愧对先帝。”说罢竟然流泪。
张永不这样做朱文怡是不会替他出计谋的。
朱文怡果然发话了,波澜不惊地说道:“张公公先别急,你说说最近朝中有何大事?”
张永本欲继续装下去,无奈杨一清向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先向朱文怡报告国家大事。
张永收干了眼泪,顿了顿,想起近期朝中大事道:“安化王派生员孙景文联络宁夏都指挥周昂等一批军官,突然叛乱,起事后,叛军杀宁夏总兵姜汉。”
“臣听说安化戾王寘鐇素有逆谋,对圣意阳奉阴违,圣上却让他一意孤行,以致今日不可收拾。”
“他所打了口号是以清君侧,讨伐刘瑾。”
朱文怡微微点点头道:“刘瑾本想挽回朝中秃势,他却不知深浅,引火烧身了。”
杨一清侃侃道:“老兄曾经听李东阳说,刘贼想整顿军屯,他向圣上提出要查清军屯的土地,这件事本来说是件好事,军屯是太祖当年初建的,数百年下来,到现在一些********分子将军屯的土地归为己有,以致士兵无田土可种,地方兵团每年向朝中上缴的粮食越来越小,刘贼的出发点是想收回这些土地。”
“这些国家蠹虫哪里会那么容易交出土地,他们不仅不上缴,而且还变本加厉欺压士兵,大理寺的周东就算一名,都指挥使周昂、何锦加入安化王,叛乱便越闹越大了。”张永补充道。
“因此我说你们二人机会来了,这次圣上为了平息叛乱,我想他肯定不会忘记你这位弼马温的杨大人。”
说罢朱文怡已杨一清相视一笑。
朱文怡指着张永笑道:“这次朝廷定然还会选人监军,张公公你也圣上身边的红人,这个监军就是你老了。”
数人边谈边吃,突然王睿聪前来报告朱文怡道:“外面来了两位锦衣卫,说是宣朱大人接旨的。”
杨一清听了懵了,他知道锦衣卫一上门就没有什么好事,多般是奉刘瑾之命来抓人的,他不由得担心起来他望着朱文怡说道:“朱兄弟,是不是咱们救楚圆的事情被圣上发现了,或者说被刘瑾发现了,又要将咱们这些人抓进监狱里面去?”
“老兄无须为此事担心,圣上要是知道了其中曲折原委,高兴还来不及,哪里还会拿咱们去问罪,老弟估计圣上正是为安化王叛乱寝食难安,是找咱们去商讨安化王叛乱之事。”
不一会儿王睿聪领了两个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来到集翠轩,一帮子人立马跪下。
“明日宣,朱文怡太和殿面圣,钦此。”
两位锦衣卫宣旨完毕之后,立马离开王家。
京城的石景山上.有一座巨大宅院。其规模可以与皇宫相比,修得跟皇城一样,有南天门、东天门、西天门、北天门,院中楼阁林立,彩梁斗拱的房舍成排,院内种植有四时不谢之花,梅竹兰菊错杂其中,终年常青之树黑漆大门门上有金漆兽面锡环,两旁则是威风凛凛的白玉石狮子和成队成队的全副武装的内服部番子,或大或小的眼珠子凶狠的瞪着从此经过的路人,仿佛饿虎扑羊一般,随时也可能把面前的人撕成碎片——不用说,如此嚣张跋扈的住宅,自然是咱们大明至圣的刘瑾刘公公在京城的府邸了,而同样就是这座府邸,还实际控制着大明江山的政务和军务,决定着大明朝廷许多官员生死存亡…………
和往常一样,到了酉时,刘瑾的轿子准时离开皇宫返回家中,吏部尚书张彩,内阁焦芳早就在门口迎候,并一起等候刘瑾,刘瑾已经家门也不叫心腹起身,直接就坐到大厅正中的太师椅上,四个漂亮丫鬟立即一声不吭的从两侧走到椅旁,一个揉肩,两个锤腿,另一个用热巾为魏忠贤擦拭脸庞,细心而又温柔的服侍
好不容易等丫鬟服侍舒服了,刘瑾这才摆了摆手,四个丫鬟躬身碎步退下,刘瑾又阴沉着脸哼道:“起来,拿进来”早就跪得膝盖麻的张彩和焦芳等人如蒙大赦,先齐声高唱,“谢主隆恩”然后才从地上爬起,几个胆小的官员战战兢兢的坐回自己的座位,厅外则又进来六个小太监,将厚厚的六叠奏章公文分别放在刘瑾面前,又躬身退出厅外。
焦芳的一生可谓少年得志,平步青云,官运亨通。但此人却被后人认为不学无术。还在他当编修时,一次大学士万安和人闲聊,曾说过一句"不学如芳,亦学士乎"。意思是说,像焦芳这样不学无术之人,也想当学士吗?后来此话传到焦芳处。焦芳勃然大怒,说:这一定是彭华在背后算计我,我如果当不上学士,就在长安道上把彭华给刺杀了。彭华听后非常害怕,连忙将此信传给大学士万安。万安最终不得不进焦芳为讲学士。
焦芳巴结刘瑾当时任吏部尚书的焦芳为了保全自己的官位以及寻找到靠山,千方百计接近刘瑾。有一次,大臣韩文将率九卿弹劾刘瑾,按规定,上奏皇帝的奏章必先经过吏部审阅。身为吏部尚书的焦芳看到这份奏章,私下里将奏章内容告诉了刘瑾。刘瑾得信后,立刻着手诬陷这些弹劾他的人,然后举荐焦芳为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焦芳裁阅奏章时,也时时迎合刘瑾之意。
焦芳性格毒辣,敢作敢为,在官场上素有“焦大炮”之称。无论是脾气还是办事干练作风,他都深得刘瑾赏识。因此拔擢他来担任自己的副手,主持吏部日常政务。焦芳自然要心怀感激。
焦芳见刘公公一脸愁云,知道他还在为刘景生之事难过,于是凑近脸,和颜悦色地说道:“公公不必烦心,下官已经安排了好了,那位入围的刘景生已经答应在下,愿意替换公子,只是抚恤金的问题…”
焦芳身为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对刘瑾自称下官并非按照朝廷官阶排行,而是刘瑾野心之大焦芳是知道的。
“他要多少抚恤金?”
“五千了白银。”
“五千两倒也不算多,这事情你就去安排好了,不过不要给人留下什么把柄。”刘瑾凝视着案几的花灯,嘴角向上一挑,示意两位心腹靠近。
“今日楚圆喝了酒后,犬子拽着楚圆就要shangchuang,眼看咱们计谋就要成功了,可高凤,以及后来的皇后、皇太后及太皇太后来到内宫胡闹,二人认为纯属巧合吗?”
“如果说是巧合那也太巧了一点。”焦芳附和道。
“更为凑巧的是,蔡琰居然在你焦大人房前后园经过。”
焦芳凑近道:“难道是有人已经发现咱们这步棋了?”
“下官以为确实已经有人洞察到了咱们的意图,所以他安排了皇太后、太皇太后等人赶来,然后又安排蔡琰等在外场。如此说来此人的智谋很不一般啦。”
刘瑾接过张彩的话道:“此人智谋不在你二人之下。”
“难道是张永?还是高凤?”焦芳尖着嘴巴似在猜测似在沉思。
刘瑾摇摇头叹一口气,摇摇头道:“以杂家对他二人的了解,我想不会是他们。他们的伎俩杂家太熟悉了,他们能想到这么周全,那杂家早已拜他为师了。”
“有一位人咱们忽略了,此人就是名满京城的朱文怡,在舌战八国使团时就觉得他是非常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