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半晌才道:“过些时日便是除夕,扶苏朕命你督促除夕庆典之事,至于市井流言就不用过问了。”说罢看向徐福道:“国师,此处庆典关系重大还请全力协助扶苏以免再出现什么麻烦。”李斯闻言心中暗想,每年除夕庆典多是祭祀先祖,今日陛下突然提出定有深意难道是自己错过了什么不成。
虽然心中疑惑却也不敢多言只得在一旁静观其变。嬴政将目光落在李斯身上道:“丞相难道觉得有何不妥?”李斯连忙行礼道:“陛下,历年来除夕皆是在祖庙祭祖,难道今年有何不同?”徐福笑了笑道:“李大人有所不知,陛下决定从今年起每年除夕除了祭祖之外便是要祭祀伏羲圣皇。”李斯微微皱眉不解道:“这是为何?”徐福将头一扬颇为满意笑道:“李大人学识渊博莫非不知这除夕之来历?”李斯想了想道:“相传上古时期有一四角四足的恶兽——夕,因冬季大雪覆盖而短缺了食物常到附近的村庄里去找吃的,因其身体庞大、脾气暴躁、凶猛异常,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后有一少年用火中的竹节和门前红布吓走了夕,可人们心中却高兴不起来。因为那个救了这个村庄的聪明的孩子被
“夕”挑死了。而这一天就是正月初一。这个聪明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做
“年”。”徐福哈哈一笑道:“李大人说的不错,可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知李大人可知这‘年’的来历?”李斯闻言一楞施礼道:“倒是要请教一二。”徐福哈哈一笑道:“华夏西北巴蜀之地,太古时期有一国名为华胥,伏羲本是圣人女娲娘娘之兄,后女娲娘娘成圣而伏羲不愿入住女娲宫而毅然入妖族天庭为官协助妖族大帝执掌天庭。巫妖大劫起,伏羲蒙难被女娲娘娘救下转世投胎生于这华胥之国。后来伏羲带领华胥一国历经发展变得十分强大,但却不知道什么原因这华胥国一夜间消失不见,而伏羲也在灵台山中得道位居三圣皇之首。贫道游历天下之时曾远赴巴蜀之地,在那里贫道却意外的了解到当日真相。”说罢斜眼看了看李斯颇为得意的道:“天地之生周而复始,万物有生便有灭,人族也难逃天地至理之中。而人族之劫难便源自这怪兽‘夕’,而伏羲圣皇感人族悲苦,化一童子对抗‘夕’,夕祸虽除却难逃天道惩罚之果,华胥一族也因此蒙难全族消亡。也因此每年从除夕到正月十六才为圆满,而正月十六祭拜伏羲圣皇也成为风俗。”徐福看了看嬴政拱手道:“陛下之功德堪比圣皇,却也应感三皇之功绩,因此理应祭拜伏羲圣皇之功德。”嬴政点了点头道:“国师所言不错,伏羲圣皇之功绩理应祭典。朕已经命人拨款,着国师主持祭祀之事,公子扶苏督促祭祀一应事物万不可怠慢。”李斯闻言忙道:“陛下,祭祀之事臣无异议,可如今塞外风火不断,国内各地也多有民心不稳,大秦看似一统天下却百废待兴,而如今耗费人力大势祭奠鬼神之事大有不妥还请陛下三思。”嬴政一拍面前几案怒道:“住口,感先圣之功绩有何不妥,民心不稳乃是你儒家无能所致,你儒家号称教化世人,如今却连些小民都无力教化还有何好说,此事你不用多问,一切交给国师安排。”李斯闻言不敢再多言只得叩拜道:“诺。”嬴政收回目光沉声道:“朕再给你儒家三月时间,如若三月后还无法教化世人就不要怪朕了。”说罢环视众人道:“好了,尔等都退下吧。”公子扶苏当先退出大殿,李斯连忙跟上出了宫门快步追上公子扶苏道:“公子留步。”扶苏满怀心事低头前行,忽听身后呼唤,回头见李斯赶来微微一笑道:“原来是丞相,不知丞相呼唤扶苏有何指教。”李斯见四下无人忙低声道:“公子,今日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陛下一反常态,处事也……”公子扶苏苦笑一声道:“丞相是说父皇处事也如此偏激,如此不理智是吗?”见李斯点头不语扶苏叹了口气道:“其实自从父皇从鬼谷归来后便似乎变了么样,非但将之前定下的国策推翻而且还对徐福、赵高等人偏听偏信,今日之事大人也看到了,这便是这二人摆布的结果。”李斯深吸口气道:“既然如此公子为何不加以劝解。”扶苏抬头看向远方叹了口气道:“劝解?如何劝解,自从父皇回来之后便一直不曾相见,今日也是我第一次面见父皇,还不知为何便被痛骂一顿,还如何劝解?”李斯闻言一惊道:“陛下自从从鬼谷回来后便一直未召见过公子?陛下此次在鬼谷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竟然导致性情大变?”扶苏摇了摇头道:“这我也不知。劝丞相一言,如今父皇对于儒家颇为不满,丞相还需小心行事为好。今日之事丞相也看到了,其实明面里针对我可实际上剑锋所指却是儒家。”李斯与公子扶苏一路边走边聊,大殿之上徐福和赵高却并未离开。
徐福本想离开,却见赵高停留不动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并向着自己打了个眼神,于是会意也留了下来。
嬴政见徐福和赵高并未打算离开,眉头微微一皱道:“怎么,你二人还有什么事吗?”徐福看了看赵高,赵高上前施礼道:“陛下觉得儒家真能平复流言教化世人吗?”嬴政冷声道:“你什么意思?”赵高忙道:“陛下觉得如今流言不止其根本所在为何?”嬴政想了想道:“你且说说其为何?”赵高笑了笑道:“陛下,如今我大秦一统天下,书同文车同轨,可儒家教化之典籍却多为七国文字所著,教化弟子也以多国文字,如此又如何能起到教化世人之意。”说罢偷眼看了看徐福,徐福会意忙道:“不错,陛下儒家典籍众多,教化门下弟子多以前贤典籍教之,而要想通读先贤典籍必先通晓七国文字,如此一来只会有违教化世人之意反而推崇别国文字使得陛下苦心倡导的文字统一实着为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