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因为陆玉成穿越后救了长孙皇后一命的缘故,贞观十一年李世民并未下诏让武则天入宫。百度搜索(飨)$(cun)$(小)$(说)$(網)XiangcunXiaoshuo.com百度搜索暖-色-小-说-网
但陆玉成知道历史的惯性非常巨大,也不知哪天武则天会仍旧成了李世民的才人。前世读史时他对武则天就没什么好感,一般认为,唐有三祸,即女祸、阉祸、藩镇祸,唐朝的内宫是有名的混乱,史有“唐乌龟”之称,女祸又导致阉祸和藩镇祸,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不能说与杨贵妃的宠信无关,安禄山造反发生安史之乱,使唐一撅不振。而唐的女祸就始于武则天,尽管陆玉成知道史书不可尽信,但武则天这个政治铁腕人物的心性仍让他深为忌惮。
面对眼前这位美丽羞涩的少女,陆玉成瞬间心神大失,他无法把历史上那位权势赫赫的人物与面前这位妙人挂上钩来。他強自定了定心神,勉强微笑着说:“武……小娘子不必多礼,应怪某失察毁了尔之蹴毯。”
陆玉成刚才瞬间如临大敌的神情,并未逃过武则天那双精明的眼睛,她只是觉得颇为不解。
这一切心理情绪虽复杂微妙,也只是眨眼而过。陆玉成深吸一口气后,心情已平复下来。他从容问道:“小娘子为何在此?”
眼前的这所宅院既陈旧又窄小,很难想像是开国功臣应国公武士彟的府第,武士彟虽在贞观九年已去世,但家道也不至于败落如此。
武则天闻言面有赧色,她口中嘤嘤道:“奴家就住在此地,敢请吴国公光临鄙舍?”
陆玉成正躇踌间,忽从门内又走出两人来。一位头发斑白、身上衣料虽质地不佳但气度雍容高贵的妇人,另一位则是十分美丽丰腴的少妇。
武则天忙为他们互相介绍了一番,原来老妇人正是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另一位则是她姐姐武顺。
大家叙礼寒喧了几句,杨氏神情和蔼可亲,言谈十分得体,显然受过良好教育,她请陆玉成进屋饮茶,陆玉成也未推辞,一边走一边与杨氏聊天,待来到中堂,见到屋里还有个七、八岁的小女孩,看上去十分活泼可爱,经打听,原来是武则天的妹妹武静。
武静不怕生,很快粘着陆玉成甚是亲热,陆玉成也很喜欢这个小女孩。
杨氏出身高贵,为隋朝皇室,其父为隋朝观德王杨雄之弟遂宁公杨达,说起来她与杨恭仁还是堂兄妹。
陆玉成在这里并沒见到武士彟前妻的两个儿子武元庆和武元爽,他知道杨氏母女与这两人关系并不好,史载武士彟在贞观九年逝世后,堂兄武惟良、武怀运及武元爽等对其母亲杨氏颇为失礼。看来杨氏母女很可能是被逼离开了应国公府第而搬到此处的。
望着这清贫简陋的处所,陆玉不由心头一黯,同情心泛滥。他临机一动,指着靠在他身旁的杨静对杨氏说:“某与她一见甚欢,颇为投缘,夫人若肯答应,某就与她结为义兄妹如何?”
杨氏闻之大喜,高兴地答允了下来。
待陆玉成告辞后回到家里,便吩咐陆鹰等第二天带一万贯铜钱去送给杨氏,并附上给杨氏的一封信,信中说杨恭达在扬州时对他和其家人都关照多多,常恨无以为报,况且武静与他也是义兄妹,见其目前家境颇为清寒,故奉送铜钱区区,望切莫推辞,以成其慕义之心。
铜钱送去后,杨家除万分感谢外却并未推却,陆玉成于是放下心来。
陆玉成上任兵部尚书后,就向李世民提出在兵部设立后世总参谋部的机构:总参谋司。总参谋部制度是一种有别于古典军事活动的近现代组织形式,有人说“总参谋部也许是19世纪最伟大的军事创造”,而普鲁士/德国总参谋部是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具有现代意义和形式的总参谋部,对世界军事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实现了从早期战争的“统帅决策型”模式向近代战争的“军官团决策型”模式的转变。
陆玉成模仿后世总参谋部机构,在参谋司中设立了办公曹、作战曹、情报曹、政治曹、机要曹等部门。李世民批准了这一方案。
一天,正是休沐日,陆玉成陪虞书娟回虞府探望。虞书鸿已在去年十月与遂安公主完婚,俩口子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在虞府,又碰上张蕴古在与虞理明对弈,三人互相较量了一轮后,就在书房里闲聊起来。
张蕴古现在主管的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外交事务,因此陆玉成向他询问起吐蕃的情况来。
青藏高原原本的居民称孟族。战国以后,有些羌族部落,如发羌、迷唐等部,逐渐迁移到今西藏地区。他们和当地人民相融合,繁衍发展,形成了吐蕃族。建立吐蕃王朝的是活动在雅隆河谷的牦牛部,统一牦牛部各部落的叫弃聂弃赞普。“赞普”是雄强丈夫的意思,以后成了吐蕃君长的尊称。从弃聂弃开始,吐蕃确立了酋长世袭制度,第八世赞普布袋巩甲以后,吐蕃社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逐渐由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
公元6世纪时,兴起于今西藏山南地区泽当、穷结一带的藏族先民雅隆部,已由部落联盟发展成为奴隶制政权。其领袖人物达布聂赛、囊日论赞父子,逐渐将势力扩展到拉萨河流域。松赞干布在吐蕃社会稳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先后征服青藏高原上的诸羌部。如苏毗、羊同、白兰、党项、附国、嘉良夷等,以及属于鲜卑人的吐谷浑部,将它们变为吐蕃的属部。
松赞干布即位后,约于633年(唐贞观七年),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邻近诸部往来不断增多的形势下,迁都逻些(即后世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正式建立吐蕃王朝。松赞干布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军事制度。为了适应经济和政治的需要,松赞干布时开始采用历法,规定统一的度量衡,依据于田、天竺等文字创造了吐蕃文(以后发展成后世的藏文),又制定了残酷的法律。吐蕃社会的农牧业生产有了更大的发展,度量衡也适应生产的发展而趋于统一,吐蕃王朝的实力日益强大。
吐蕃强大后成了唐朝的劲敌,历史上从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至唐亡(907年),唐朝在河西、陇右、关中和西域等地区为保卫边防与对西域的控制,和吐蕃进行的长期作战。唐朝吐蕃战争,对当时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唐蕃战争中,双方运筹谋划,机变百出,广泛使用了长驱直入,直捣腹心,诱敌深入,相机歼敌,机动防御,伺机反击,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疑兵阻敌,伏击,迂回,远程奔袭,夜袭等战略战术,在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