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门前姜岳目送叶文广走远,心中还在窃喜,此镖各项条件中,由对方负责全部路上粮草消耗,是他最为满意的,自从第二次扩招白虎卫,一次便正加四千余人,不算其余开销,粮食消耗早已捉襟见肘。
而在练精兵的要求下,行军拉练自然不可能少,野外操练对粮食消耗极大,光此一项便要比日常多出三分之一,其余各种消耗也不再少数
白虎卫在第二次的大扩编后,设有骑兵、步兵、炮兵、辎重兵、监军队,共计六千余人,各队各兵种的配合都需野外拉练进行检验,姜岳对军事了解不多,但后世那句“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句名言还是知道的。
姜岳成询问过对明朝军队有所了解的队官,据魏豹、魏虎两人讲,现今白虎卫人数恐怕已超过一名总兵手下的战兵人数。姜岳也记得历史课上讲过、明朝末年吴襄给崇祯皇帝的奏折上写到,自己手下可用之兵,只有三千敢战之家丁。
虽然有后世历史知识,但姜岳并不过于依赖,毕竟边关重将手下只有三千人,那山海关早被满洲所灭,仔细询问魏虎几人后,明朝军制中的家丁乃是军中最顶层战力,都是武将亲信,轻易从不派上战场,而是跟着将领身边。
比家丁差一等的便是战兵,战兵才是战场上的主力,待遇次于家丁,甲胄兵器也不如家丁,战兵处于军中中等地位,军中最次乃是杂兵,杂兵多为从军户、村庄临时拉来壮丁,几乎不配甲胄,兵器以长枪大刀为主,行军时负责粮草辎重搬运,战时用来消磨敌人锐气,战场胜负主要依靠家丁与战兵。
军户出身的魏豹估算“姜家堡所遍练白虎卫,其战力堪比朝廷战兵,之比家丁略逊一筹,而纪律方面远远胜于朝廷官军,经过多方探听,姜岳总算对白虎卫战力有一定了解。
白虎卫装备、体能与素质不输于武将手下家丁,但实战经验太少,整日在姜家堡闭门训练,始终不能与久经战阵的家丁相比,叶文广此次提出负责路途粮草,自然是在好不过的机会,姜岳当时便决定带上姜家堡全部人马。
一、可保证这次押镖的安全。
二、可检验白虎卫几月训练成果,在混乱的河南正加实战经验,特别是辎重营,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代战争也有打后勤之说,此次远行正是辎重营练兵的最好机遇。
同时为日后顺利撤往海外做先期准备,白虎卫未扩编前,预计只需带上数千人远航,但第二次扩表白虎卫人数一下增加到六千余人,最初的海外撤退计划已无法承载如此多人,姜岳也做不出丢弃白虎卫家属,如此一来远航的规模,恐怕是几万人的队伍,除去精锐白虎卫外,其家人亲属多为老弱妇孺。
所需造船费用也要大大增加,数万人要撤往海外,加上造船的时间、并非一二年内所能完成,有可能与进关清军打上两仗,为撤走争取时间,现今不计消耗加紧练兵,也是为日后提前做准备。
便是顺利退往海外,这数千白虎卫也是立身根本,这份撤走计划现今只有其一人知晓,并未与他人言明,明朝的灭亡虽即将来临,但在大多明朝百信心中,朝廷还是牢不可破的,自己所知的一切,也无法对吴先生、石头等人言明~~~~~。
离开姜家后叶文广心情格外不错,此行为能请动威远镖局,可谓付出代价巨大,但有望度过难关还是物有所值“张老、威远镖局的实力远比想像的雄厚,有这四千护卫随行,洛阳之行想来是无忧了,真不知姜岳如何供养四千余护卫。
老爷、威远镖局实力远非眼前这些,在湖广各地分号同样数量不得的护卫驻守。
哦~~~如此说来,威远镖局岂不是有五六千白虎卫?得结论的叶文广真是难掩惊色,这样一支人马的消耗,对叶家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不知姜家堡如何供养的起。
张老看出叶文广的惊异,解释道:姜家堡虽有五六千之众,但并不用发饷银,而是与朝廷军屯制度相似,白虎卫从姜家佃户中选出,选中者其家中地租只收两成,而剿匪、押镖收益三成作为赏银发放。
叶文广听后担忧的道:这些人的战力不会有问题吧?明朝卫所之无能,可谓是尽人皆知,便是朝廷也早早弃之不用,而改用募兵制。
张老回道:老爷请放心,白虎卫虽采用屯田之策,但战力却无屯军之弊,据传白虎卫战力能与朝廷武将家丁相仿!
叶文广惊讶道:白虎卫这般强悍,难道姜岳有何练兵秘法?
张老道:据查小白虎是以戚少保练兵之法、练白虎卫,并不惜重金打造盔甲武器,每名白虎卫都有甲胄在身,姜家打造鸟铳、箭矢犀利异常,每每与贼匪交战,先以火铳击之,其铳弹连绵不绝,在以箭矢覆盖,一般贼匪未到近前便已溃散。
便与强敌靠近厮杀,白虎卫又以长枪结阵冲杀,必能一击克敌,可谓无往不胜。
哦~~姜岳给白虎卫人人配甲,这等耗费非同小可,也难怪有仁义小白虎之名!叶文广闻听不由发出一声感叹!
张老点头道:不仅如此!姜岳效仿戚家军军规,对于作战勇猛者重赏,对于畏惧不前者杀~~家中土地也要收回,家人赶出姜家堡,而白虎卫每当有人战死,必为其风光大葬,照顾其家人生活,此种赏罚之下,白虎卫每每与贼匪交战都悍勇异常。
老爷、天下现今动荡,若能借此机会结交下姜家,日后对叶家也是一大臂助。
叶文广思索片刻道:张老、若从族中选一适龄女子与姜家联姻如何?
张老回道:联姻之法虽好,但这姜岳至今还在孝期,无法谈及婚嫁,此事只能从长计议,
叶文广闻听心中不免有点惋惜,一路闲聊两人以走出姜家堡,来到马车近前,叶文广、张老分别上车,一声吩咐,护卫纷纷调转马头,护卫着马车向来路而去。
次日、姜岳将众人召集过来,当众宣布自己接下一笔十二万两白银的生意,押镖前往河南洛阳,可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却与姜岳想像的截然相反,堂内众人闻听无不色变,虽大多人不敢名言姜岳错误,但面色都不太好看,而王满、石头、王福等人觉得姜岳贸然答应接下此镖过于轻率,河南大多凶险,堂内众人大多亲身经历过,便是没去过的几人,也听人不知提起过多少遍,现今再次要前往河南,自然让在场之人想起往事!
而最没顾忌的便是吴先生,言辞也最为激烈“少爷、你乃姜家独子!怎可轻易犯险前往河南!老爷便是前往开封路上被流贼所围,连尸首都未能夺回,少爷如不是众人拼死相救,怎能安然至今,说道激动之时,再无顾忌的径直明言:少爷若执意前往河南乃是找死,夫人是万万不会同意的。
吴先生一番言词,也引起众人的共鸣,堂内几名与姜岳比较亲近之人,纷纷劝阻姜岳放弃此镖。
王福道:少爷、现今河南灾荒、流贼四起,听闻活不下去的百姓、以开始易子相食,威远镖局虽非以往可比,压如此贵重镖物前往河南也是十分冒险,望少爷三思。
魏豹、魏虎、唐汉、蒙山、吴远山、等一众哨长也进言劝阻,石头、韩举也是同样如此,说到最后干脆提出、不再接此镖生意,推掉算了。
听众人议论推掉此镖,姜岳在也坐不住了,起身道:此镖势在必行,叶掌柜以付下三千黄金定金,此事毁诺、至我威远镖局信誉于何地?镖局本就是在刀口上的买卖,如果那个贪生怕死,可不比同往。
此言一出、堂内众人纷纷闭口不言,随着姜岳威望日重,敢于公然反驳之事便从未有过,现今姜岳发怒,大多人心中自是不敢多言,便是石头、王福、王满几人也因怕落个贪生怕死,不敢出言劝住。
各营、各哨的队官更是不敢多言,而吴先生却无此疑虑,见难以阻止,又改变策略、建言道:少爷、既然不能推掉此镖,不如此行便有石头带少爷押镖前往。
石头闻听急忙道:少爷放心、石头定将此镖安然运抵洛阳。
两人的一唱一和、姜岳对此也颇为无奈心中,两人为了姜家,可以说是鞠躬尽瘁,吴先生虽屡屡顶撞自己,但姜岳却从未责怪。
姜岳一礼道:先生、家父再世之时,如接下重镖,可成差人押运?
吴先生闻听便知姜岳何意,但想想还是如实作答“不成!
是啊~~~!家父在世之时,每有重镖必定亲身前往押送,从未因路途艰险而加以他人,叶家所托之镖,关乎姜家之兴衰,“岳”虽远不及家父,但身为姜家男儿怎能因艰险而退缩,?先生不必在劝,此行绝无更改可能。
吴先生见姜岳这般坚决,也知多说无益,只好点头道:既然少爷执意前往,那老夫也不再阻拦,但有一要求,少爷务必答应!
姜岳道:先生有何要求尽管讲来?
吴先生手扶胡须缓缓道:河南之行、老夫也一同前往。
姜岳闻听不由一愣,随即劝住道:先生一介文人,同往河南又有何益,而姜家堡又里不了先生主持。
老头对姜岳所说丝毫不为所动,“此行老夫定要与少爷同往,姜家堡一应事务可交由郭、李两名管事,姜家堡有此二人主持,少爷大可放心。
但先生~~~~~姜岳正想在劝,吴先生却打断道:如少爷万一路遇不测,那老夫便随少爷而去,在地府见到老爷时,老夫也算有个托词了~~~~提起姜泰吴浩神色带有些许黯然!
堂内众人一时鸦雀无声,人人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敬意,姜岳也一时不知该说什么!缓步来到吴先生近前深施一礼道:先生的忠义、岳无以为报,好!我答应先生了,与我同去河南。
得到满意答案、吴先生便不再多言,姜岳开始一一分派人手去准备各项工作,白虎卫自从成立以后,还是头一次远行,姜家堡留守的骑哨、炮队、辎重营、两营步卒将全部随行,王仓被调回姜家堡留守,众人虽不占同前往河南,但姜岳一声令下,白虎卫立即投入准备前往河南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