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将纷纷齐声讨伐王世充,与世民想法一致,连夜修书一封送往洛阳王世充处。
这时王世充已失去了独自对抗唐军的能力,不得已,只好派了使者去向窦建德求援,窦建德与王世充是敌非友,王世充此举实为饮鸩止渴,但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办法了。见他久久没有回应,王世充再次修书一封,信中再也不是极尽好言好语,而是将当日二人连手斩杀长孙晟的事情托盘而出,更在信中言明,此时的秦王妃正是当日的长孙晟独女。
窦建德接到书信后,寝食难安,窦建德的中书舍人刘斌对他分析说:“现在大唐占据关中,郑国占据河南,我们占据河北,这是鼎足三立相互对峙的局势。听说唐用全部兵力攻打王世充,郑的形势一天比一天紧急,而唐的围攻毫不放松。唐的兵力强、郑的兵力弱,发展趋势必然是打败王世充,王世充被打败,那么我们就有唇亡齿寒的忧虑。为您着想,不如援救王世充,王世充在里边抵御,我们在外边进攻,打败唐军是一定的了。如果打走了唐军保全了王世充,这是长期保持鼎足三分局面的战略。如果唐军被打败后,王世充也可打败,那么就乘机消灭他,集中我们和王世充的兵力,乘着唐军战败的时机,直向西打,长安就能到手,这是平定天下的基础。”
窦建德非常高兴,拍手叫绝,连声道“这才是好谋略啊。”
窦建德回信表示同意援救洛阳,但窦建德不怀好意,希望唐郑之间继续交战,到两败俱伤时再由他收渔翁之利,因此一直隔岸观火,不发援兵。
大唐军营。
长孙无忌掀帘而入,见世民独自一人立于沙盘前不语,长孙无忌缓步走入道“秦王”。
“辅机,你来了”世民闻言,抬首道。
“秦王可是在为洛阳之事烦忧”见世民满面的愁容,长孙无忌道。
“本王得到消息,窦建德有意兵援洛阳,要是如此可就麻烦了”世民道。
“秦王莫急,窦建德就算是有心兵援洛阳,可是有他自己的打算,我有一嫡亲堂兄长孙安室在王世充手下为幕僚,此时可为我等效力”长孙无忌走近小声说道。
“如此一来就再好不过了,暗自留意王世充与窦建德的去向,随时告知”世民闻言终于稍稍松了口气。
“放心吧”长孙无忌道。
二月,窦建德攻克周桥城,俘获孟海公,留下部将范愿守卫曹州,带领孟海公和徐圆朗的全部人马来援救王世充。军队走到滑州,王世充的行台仆射韩洪打开城门迎接,于是进逼元州、梁州、管州,都打下了,聚集在荥阳。三月,秦王到了武牢,接近窦建德的军营,杀伤杀死不少的人,并捉拿了他的部将殷秋、石瓒。当时王世充的弟弟王世辨任徐州行台,派遣他的部将郭士衡带领几千人跟随窦建德,集中人马十多万,号称三十万,军队驻扎在成皋,在板渚修建营房,以示决战。又派遣密使约定王世充里外夹攻。经过两个月的战斗,逼近武牢,就不能继续前进。秦王派遣将军王君廓带领轻装骑兵一千多人绕到窦建德的背后袭击他的运粮队伍,捉住大将张青特,俘虏士卒很多人。
窦建德多次失利,人心惊恐不安,上到将帅,下到士卒,打败孟海公时,都有收获,想回洺州。凌敬提议说:“应当全军渡过黄河北上,攻占怀州河阳,安排主将镇守。再率领大队人马击鼓举旗,跨越太行山,开进上党县,虚张声势隐藏目的,不必麻烦作战。加速赶到壶口,逐渐惊扰蒲津,夺取河东土地,这是上策。实行这个方针定有三条好处:一是到无人防守的地方,军队万无一失;二是扩大地盘招募兵卒;三是唐军对王世充的包围自己就会解除。”窦建德准备采纳这个建议,但是王世充的使者长孙安世私下送给金银珠宝利诱各个将领,来扰乱他的决策。各个将领全都劝谏说“:凌敬不过是个书生,怎能跟他谈打仗呢?”窦建德听从了他们的意见,回头向凌敬道歉说:“现在群臣振奋,这是老天助我。凭这决战,必定会大获全胜。我已听从了大家的意见,不能照您的话办了。”凌敬坚持争辩,窦建德很生气,强制撑持着走了。他的妻子曹氏又对窦建德议论说:“祭酒凌敬的意见可以采纳,您为什么不采纳呢?请您沿着滏口那条路,乘着唐朝兵力空虚,集中兵力加速前进,以便夺取山北的土地,再凭借突厥的力量向西包抄关中,唐朝廷必然招回军队保卫自己,那么对王世充的包围就解除了。如今部队滞留在武牢城外,时间拖得长了,白白地自己劳苦自己,事情只怕办不成。”窦建德说:“打仗不是女人过问的事。再说郑国命在旦夕,等待我们快去,既然答应援救他们,怎能碰上困难就退走,向天下表明我们说话不算话呢?”于是全部人马压向武牢,唐军按兵不动以挫伤窦建德的锐气。
王世充在守城战中获得了成功。但是,象当年李密围城时一样,洛阳的粮食又快用完了。王世充决定在断粮前全力一搏,希望能重现上次击败李密的奇迹,于是,王军在武德四年二月开城出击,不知是否巧合,王军出击的人数与当年破李密时相同,也是二万。两军在洛阳城下血战,王世充和李世民都亲自上阵,王军在此战中斗志极高,死战不退,给唐军造成很大伤亡。
见久攻不下,唐将们纷纷请战,特别是刚入唐营的尉迟敬德更是冲在最前方,立下不少战功。
“秦王,末将请战”尉迟敬德跨马上前拱手道。
世民点头应允,尉迟敬德驾马直奔王世充而去。几个回合下来王世充便不敌,身旁的守将忙护送王世充离开,众将紧紧将尉迟敬德围在当中,因为久战的缘故,一向勇猛的尉迟敬德也抵不过众将一波接一波的围攻,而秦琼与程咬金等人更是各带一队人马与王世充的守将们厮杀在一块。战场上烽烟四起。
眼瞅着尉迟敬德就快要被击下马,李世民骑着白蹄乌冲破层层阻碍,直奔尉迟敬德而来,长剑一一挡下众将的长矛,暂时解了尉迟敬德之危。
“谢秦王”尉迟敬德见李世民单枪匹马的前来救自己,有些受宠若惊的说道。
王世充被众将救出,见此气不打一出来,拿起守将身旁的弓箭对准世民与尉迟敬德,却由于距离世民有些远,而且世民身边已经被前来的众将层层护住,只得调转箭头对准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却丝毫不知,仍在拼死杀敌,世民望着远方的王世充,心下大叫不好,来不及细想,眼看着剑尖直指尉迟敬德,忙推开众将奔向尉迟敬德,只听见嗖的一声,伴着风声,箭头稳稳的插进世民的胸膛,世民吃痛,却仍是强忍着。
“秦王”众将见此齐声道。
闻风赶来的李元霸更是焦急不堪,扶着世民道“二哥,二哥,你怎么样”。
“我没事”握着元霸的手,世民吃力的说道,额头上的汗珠也隐隐冒出。
众将护着世民离开,元霸见世民受伤,大怒,扬起手中的大锤毫不犹豫的挥向敌军,一时间无人可敌,敌军溃不成军。
这次王世充死战不降,连李世民都险些阵亡,大将段志玄一度被俘,但王军仍然不敌唐军,在战死七千人后不得不撤回洛阳。这一战是唐郑之战中最惨烈的一战。此战之后,王世充只有咬牙死撑,每日里除了拼命守城,就是望眼欲穿地盼望窦的援军。
而唐营中因为世民受伤,人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尉迟敬德一回营便跪在秦王李世民的榻前守护着,无忧闻言更是焦虑不堪,在程咬金等人的护送下来到大帐内,一入帐便闻到浓浓的血腥味,无忧的心隐隐不安,望着榻上脸色苍白的世民,无忧鼻头一酸,要不是众将在侧,怕是已经落下泪来。
众将见无忧前来纷纷道“王妃”。
“王妃,都是末将的错,才害得秦王受伤,请王妃惩罚”一见到无忧前来,尉迟敬德便跪在她的跟前,满是自责的说道。
一路上程咬金等人早就将来龙去脉告知,无忧俯身扶起尉迟敬德低声道“尉迟将军请起,秦王不顾自己的身体也要保将军之命,可想而知秦王是多么看重将军,此事不怪将军,无忧又怎会惩罚将军呢”。
“是啊,王妃说的对”众将纷纷劝导尉迟敬德,将他扶起。
“秦王怎么样了”无忧转身问向军医道。
“回王妃的话,秦王胸口中箭,伤及肺腑,臣已经将箭取出,这些日子是最关键的,若是秦王还未醒,恐怕。。。”军医跪在一旁小声说道。
“好了,我知道了”无忧扬手制止了他后面的话,冷眉轻挑,转身对着帐内的众将道“你们都是秦王贴身的将领,秦王平时最相信的也是你们,如今正是交战之际秦王受伤,未免君心动摇,秦王一事还请众位将军守口如瓶,无忧拜托了”说着对着众人俯身拘礼。
众将纷纷回礼,齐声道“末将谨遵王妃吩咐”。
无忧回身望着榻上一动不动的世民,心中默念道“世民哥哥,你可千万要挺过去,无忧会陪着你”。